- 北京服裝學院是一所有著深厚家國情懷和鮮明辦學特色的時尚高校。學校前身是1959年2月創建的北京紡織工學院,1961年7月更名為北京化學纖維工學院,1987年2月改擴建為北京服裝學院,是我國第一所公辦服裝高校。1998年,學校劃歸北京市管理。2019年由理工院校轉為藝術院校,2020年明確為北京市高水平特色型大學。 詳情
您的位置: 首頁 > 院系速遞
- 我的校園我的家
- 2015-01-08
- 來源:北校區
- 作者:呂金玲
- 編輯:郄程
- 閱讀次數:
-
我——花甲一老嫗,來北校區6年,2190個日夜,送走了近800名學生,這里儼然已成了我另一個家。熟識的花草、教室、書香、溫榆河,學子求知的眼神和鏗鏘足音,無一不是我深深的摯愛與牽掛。多少個時日就生發出多少個故事,那是怎樣一種家的味道??!(一)拿她像自己女兒一樣疼李華雪——一個來自山城重慶家境貧寒的端莊姑娘。為一家老小吃喝用度,父親常年在外打工,獨自撐著家的母親不慎又摔了腿。為追夢,她來到了我校我身邊。孩子很節儉,但學習、工作一點兒不含糊,我看在眼里,愛在心上。只每問及雙親,她就聲音哽咽,有淚花在眼眶里轉。惹我心中那一處柔軟甚是酸楚難抑,由不得不拿她當自己女兒待。為其爭取了一等助學金、愛心手機、愛心救助金,還把親手織的載有自己體溫的帽子、圍巾送給了她,冒嚴寒穿大半個北京城,把女兒八成新的長筒靴拎來給了她,看超市有姜湯毫不猶豫買下,送給她和另外幾個痛經的女孩兒以暖肚……她說:“感謝您為我費了這多心思,希您多花些心思在自己身上,不要忙起來總顧不上吃飯!”我淚奔。(二)向陽的花兒冷冬開“我因忘了您布置的一件事,被您凝視了至少20秒。知您對生活委員很重視,所以我明白您的心情,就像您把十分看中的寶貝交到一個人手里,可她卻不知珍惜一樣。喜歡被您如此‘雕刻’,而非認為是‘刁難’。您說過‘你若盛開,清風自來’,我定會努力的,想您從字里行間定能品出我是多么想干好這項工作……”這是安徽小女王鶴家寫給我的。遇挫非但不退縮,“求戰求勝”的意念反愈強烈和堅定,這不是光點亮點是何?不是蓄勢待發的“潛力股”是何?可貴在于可塑呀!信箋為橋,于是有了我倆在冬日教室一隅近倆小時的燈下漫談,我還專為此寫了《娓娓情話沁暗香》一文發表。丫頭看后說:“我是哆嗦著看完的,不是因為寒冷而是感動。最起碼我知道有人珍惜我,用真誠在和我相處,我說的每句話她都在用心聽。感覺從此我再不是那個與任何人無關的異鄉人,北京于我也再不是那個陌生冰冷的城市。”美美的花兒嚴冬綻,暖了她我兩顆心!(三)執著鋪就美心橋有一對兒親父子,關系一直很僵。父親苦惱地說:“上天讓我們成為父子,不知是幸還是不幸……突然說這些,就是想讓我們的誤解少一些、短一些……”這封無奈、不甘卻分明有所渴盼的信,出自有淚不輕彈的父親,該多么地難為,一種”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的沉重與緊迫敲擊著我。起意召開的“知恩報恩及時行孝”班會上,我通知他的兒子一定來聽,主旨很明確:別讓離我們最近的人離愛最遠。如約而來的他聽得很認真。幾天后,辦公桌上壓著一載有他心靈軌跡的信,告知他主動給父親打了電話,父親很高興,還說如我所說,父子的心總是想通的,父親高興他就高興。兩天后又告訴我,父親在QQ中給他寫了很長一段話,讓一直鐵硬的自己初次體嘗到老爸嚴苛下的溫柔,感謝班會給予他的成長云云,我趁熱抓筆成文并刊發。數日后,我有幸再次讀到了其父寫給他的話:看了老師的文章,感動得打濕了眼眶。最近你常打電話給我,或我給你打電話你基本都接了,這與你們班主任是分不開的,就憑這一點,我就永遠感謝她。在基本物化的今天,還能遇到如此真情的老師,太難得也太慶幸了!(四)勵志班會我獨愛勵志班會是我最用情最下力的一項心靈工程,每學期至少兩次,每次至少倆小時,但無人走動。在第一講《讀書增正能量 為夢想插上翅膀》中,我說道:“真理在大炮的射程之內,任何事永遠是實力的較量!拼爹不如拼自己,要么從即日起努力追逐夢想,要么認慫一輩子跪著生。當下,拿賺錢當文化,拿無知當個性,拿肉麻當有趣,拿底線當上線,無孔不入地侵蝕著每一寸國土,當然也毫不例外地腐蝕著青年人的心靈,須切記:真正的平靜不是避開車馬喧囂,而是默默在心中修籬種菊!而在去年年底召開的 “勿忘國殤 塑魂強國”班會上,我痛斥了日本侵略者蹂躪我大好河山和我同胞的駭人事例,要大家務必認識到,做有魂的中國人,使國家強大,是對遇難亡靈最有力的祭奠!“彈不虛發”的每一次班會,都收到大量感言。如:“我們每天寧愿多花一分鐘聊微信,也不愿讀新聞;寧愿長時間看韓劇,也不愿關心一下國家的事。愛國從關心時政開始,從今天起,我要關注國家大事。”無疑,這是我最喜聽的立德樹人“好聲音”。(五)亦師亦友一家親“一本正經”時,我是嚴肅甚至嚴厲的,但課余和孩子們則玩得很嗨。閑暇常牽著孩子們的手,隨優美的旋律,盡享華爾茲的曼妙與貴氣。寒暑假,我們一撥又一撥,忘情于藍天碧水間。抗戰紀念館、古崖居、百草畔、石花洞等,均留有我們繾綣其間的足跡。錢江云同學言:“周日您看我們在自習,特意買來豆漿,還是我最喜歡的紅豆味的,我沒舍得喝,就是緊緊地握著,心里好暖好暖……您在我心中的特殊地位,奶奶?老師?朋友?我覺得是三者的結合體吧!” 她說的沒錯,我就是他們之中的一員,因常青的事業需要我年輕。
相關新聞
重要通知
- 關于以北京服裝學院名義舉辦賽事活動的聲明
25-06-27 - 關于開展2024屆畢業生培養質量評價的通知
25-05-30 - 關于2024年申請增設新專業的公示
24-08-25
北服視覺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