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服裝學院是一所有著深厚家國情懷和鮮明辦學特色的時尚高校。學校前身是1959年2月創建的北京紡織工學院,1961年7月更名為北京化學纖維工學院,1987年2月改擴建為北京服裝學院,是我國第一所公辦服裝高校。1998年,學校劃歸北京市管理。2019年由理工院校轉為藝術院校,2020年明確為北京市高水平特色型大學。 詳情
您的位置: 首頁 > 北服新聞
- 喜報!北京服裝學院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榮獲“第九屆首都民族團結進步先進集體”稱號
- 2023-12-05
- 來源:黨委統戰部、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
- 作者:黨委統戰部、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
- 編輯:于思佳
- 閱讀次數:
-
12月5日,第九屆首都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在北京會議中心召開,大會全面總結五年來首都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工作,對作出突出貢獻的138個先進集體和260名先進個人進行表彰。首都民族團結進步獎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主辦,每五年評選表彰一次。北京服裝學院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榮獲“第九屆首都民族團結進步先進集體”稱號,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原黨委書記徐桂枝參加表彰大會。

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原黨委書記徐桂枝領取獎牌
我校黨委高度重視民族團結工作,全面貫徹落實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就民族工作做出的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并結合學科專業優勢,在人才培養、專業建設、科學研究、服務社會、文化傳承創新等層面,全面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并取得豐碩成果。
2016年以來,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作為北京服裝學院與西藏職業技術學院對口支教的重要承載單位,先后派出多名骨干教師承擔《服裝結構設計》《服飾圖案》《服裝設計基礎》《服裝工藝基礎》等課程教學任務,并為西藏職業技術學院新建服裝專業進行專業建設和師資培養的規劃與籌備。
2017年,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組建專業團隊,克服高海拔等困難,深度開展對西藏職業技術學院支援合作。先后派遣援藏師生二十多人赴西藏職業技術學院援建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針對具體需求,結合藏民族文化特色,團隊設計并編寫符合學生能力發展的人才培養大綱、教學講義以及四本符合藏族職業技術學院教材,全力協助西藏職業技術學院開展專業建設、實驗室建設等工作。
2018年,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與西藏職業技術學院教師共同深入西藏地區考察傳統服飾,帶領在讀碩士研究生進行西藏文創產品的設計研發,成功舉辦“凈美雪頓·美好生活”西藏民族服裝與服飾文化展演活動,既是對中華優秀服飾文化的傳承與弘揚,也是促進文化交流融合的嘗試與實踐。
2019至2020年,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研究團隊兩度深入藏區東部,行程2800余公里,采集各類紀實圖片及影像資料,對藏傳佛教服飾、苯教與苯教服飾、民俗服飾開展深入研究與系統整理,為研究藏族服飾文化提供重要理論參照。
2019年,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在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參與主辦中國手工刺繡傳承創新大會,通過展覽展示、高峰論壇、參觀考察、研討交流,深度挖掘蒙古族刺繡的傳統文化內涵。建立“蒙古族刺繡與現代設計創新創意中心”,幫助蒙古族刺繡在人才培訓、產品研發、創意設計、文化內涵等方面實現全面提升,推動蒙古族刺繡傳承保護與創新發展。
2020年,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教師團隊服務北京市東城區對口西藏拉薩市當雄縣扶貧援建項目。結合扶貧點彩渠塘村村民手工藝技能,協助扶貧點村委會起草村民專業合作社章程,完成合作社生產車間籌建計劃,注冊成立以輕家居產品為主的“牧廠”品牌,協助完成產品企劃方案,并設計羊毛、牦牛絨家居產品、服飾產品百余款,使村民基本達到自主進行產品加工生產的能力,實現脫貧致富。
2022年,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組建學術團隊承擔“和田市民族特色服裝創意設計”研究任務,立足新疆和田綠洲民族地區歷史文化和發展實際開展工作。研究團隊克服新冠疫情影響,在較短時間內完成和田紡織服裝的相關研究、設計創新、展覽展示等各項任務,形成“艾特萊斯綢傳統服飾研究與設計創新”“和田地區傳統圖案紋樣研究與設計創新”“和田市紡織服裝產業發展研究報告”三項學術成果并正式出版,對和田當地產業行業、學術研究、和田民族地區文化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項目組部分師生代表
紅色基因是北服人鮮明的精神氣質,家國情懷貫穿著北服人的價值體系。在“黨旗紅引領時尚紅”特色黨建模式下,北京服裝學院師生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為人民而設計”,充分發揮設計力、科技力、組織力、傳播力優勢,把論文寫在祖國廣袤大地上。以“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視野,服務人民高品質生活愿景。腳上沾著泥土,心中裝著民情。北服師生錨定方向、步履不息,將持續為民族團結進步事業貢獻力量,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再譜新篇。
相關新聞
重要通知
- 關于以北京服裝學院名義舉辦賽事活動的聲明
25-06-27 - 關于開展2024屆畢業生培養質量評價的通知
25-05-30 - 關于2024年申請增設新專業的公示
24-08-25
北服視覺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