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服裝學院是一所有著深厚家國情懷和鮮明辦學特色的時尚高校。學校前身是1959年2月創建的北京紡織工學院,1961年7月更名為北京化學纖維工學院,1987年2月改擴建為北京服裝學院,是我國第一所公辦服裝高校。1998年,學校劃歸北京市管理。2019年由理工院校轉為藝術院校,2020年明確為北京市高水平特色型大學。 詳情
您的位置: 首頁 > 北服新聞
- 承文化薪火 敘歷程共鳴 | 北京服裝學院服飾藝術與工程學院舉辦“三十而立·傳承匯智”專業教學文脈展
- 2024-12-20
- 來源:服飾藝術與工程學院
- 作者:服飾藝術與工程學院
- 編輯:于思佳
- 閱讀次數:
-
2024年是北京服裝學院建校65周年,也是服飾藝術與工程學院工業設計專業成立30周年。值此之際,學院舉辦三十而立·傳承匯智專業教學文脈展,旨在梳理和展示自1988年以來各專業教育教學發展歷程和成就,總結教學經驗,展示學院面向國家戰略、首都建設、社會服務、產業升級需求,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為人民而設計”,發揮傳承與創新、交叉與融合、協調與共享機制,培養具備科學、藝術和工程等綜合知識力和卓越領導力的復合型創新人才的發展歷史。








展出展品
展覽常設展廳位于櫻花園校區基礎實驗樓三層302、305教室,以“三十而立·傳承匯智”為主題,展現學院過去三十年的豐碩成果及對未來發展的創新思考。展覽以設計未來學領域的Joseph Voros錐理論為主視覺框架,引導觀眾通過展覽所呈現的歷史照片、教學文獻、學生作業、師生代表作品,見證學院相關專業從初創到成熟的全過程,通過未來視角審視和思考專業發展路徑。


“專業發展回眸:歷史與成就”展廳
展覽分為兩個主題展廳:“專業發展回眸:歷史與成就”和“專業發展展望:現在與未來”。前者以時間為主要敘事方式,系統性地回顧了工業設計和產品設計兩大專業的發展歷程。

“專業發展回眸:歷史與成就”展廳
在工業設計專業初創時期,孫蘇榕教授以前瞻視野和專業素養奠定堅實基礎,主導專業規劃、課程體系構建、教學資源整合和師資培養。證件、工作記錄和榮譽證書等展現了她的成長歷程及對專業的貢獻。



孫蘇榕在校期間聘書、工作筆記等材料
展柜中早期文件體現當時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觀者可通過歷史資料了解到當時教學重點、課程設置以及教師如何傳授知識和技能。




工業設計專業和產品設計專業早期教材、教學講義、手繪效果圖、以及教具
展柜中內容反映專業建設中教學體系和學術評價上的規范與嚴謹,體現教育者對教學質量和學生培養的高度重視。



學生參賽作品、畢業論文、考試試卷、學籍檔案、成績記錄、課外實踐記錄和專業實習報告等
劉怡教授自2002年起至今的校歷收藏,彰顯了她對學校的深厚歸屬感,也反映了學院教學活動的連續性與日常性。


劉怡私人珍藏
該展柜圍繞“師承”主題,精心展出產品設計專業珠寶首飾模塊創始人唐續祥教授老照片和作品,以及他指導當時的研究生、后成為該領域骨干的趙祎教授完成的參賽作品和畢業論文。展品強調了兩代教育者之間的傳承關系,體現知識、技能以及教育理念的延續性。





產品設計專業箱包鞋品模塊專業課程講義、教師臨摹示范手稿。學院蔣熙老師在北服讀書期間的作品集和個人作品
“專業發展展望:現在與未來”展廳
“專業發展展望:現在與未來”展廳中展示學院人才培養體系,以及部分師生優秀設計代表作品,反映學院注重理論與實踐結合,培養具有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的設計人才的成果;展現師生在探索新思路、新技術上的努力。

















展出展品
該作品融合非遺烏銅的深邃與純銀的閃耀,以自然花卉和光影為靈感,將幻影美學融入優雅簡約的設計中。





青年教師韓欣然的首飾作品烏銅走銀黑金幻影系列,系國家藝術基金資助的項目成果之一
學院黨員師生組成研發團隊,攻克國產射擊鞋“卡脖子”難題,使射擊鞋除顫指標較國外品牌提升46.1%,顯著增強運動員重心穩定性和舒適性,助力中國射擊隊運動員劉宇坤奪得2024年巴黎奧運會射擊男子50米步槍三姿金牌。此外,劉宇坤在比賽中使用的槍衣也由學院研發,助力國家運動員形象提升,向世界傳遞中國的時尚設計理念和對產品的高品質追求。




產品設計專業箱包鞋品模塊學生王秋晗作品《奶奶制造》(指導教師:國情),2024年“真皮真自我”全球學生設計大賽中榮獲中國大陸賽區皮具類冠軍和最佳人氣獎
該作品為都市青年設計了一款便攜式騎行披風,將包與披風結合,解決傳統騎行服穿戴與收納不便的問題。

產品設計專業生活方式模塊學生鄒天宇作品《風行者便攜騎行披風套裝》(指導教師:何頌飛)
該作品以中國傳統非遺花絲細金工藝為研究對象,結合數字技術開發造型生成系統、3D動態視覺、XR影像、AR穿戴裝置及實體作品,推動非遺在新時代的發展。



產品設計專業虛擬時尚模塊學生馬紫怡作品《元啟》(指導教師:王濤)
該作品能夠幫助老年人隨處運動,有效預防或緩解腿部活動能力下降的情況,讓老年人在安全行走的同時享受運動的樂趣。

工業設計專業學生陳佳雯作品《SPORT WALER》(指導教師:聶茜),獲得K-design國際設計獎項
該作品創新應用柔性參數化結構于壓力傳感器設計,拓展了參數化設計在外觀與功能上的可能性,為人機交互提供新思路。


工業設計專業學生周宇杰作品《柔性參數化壓力傳感器》(指導教師:張帆),榮獲國際比賽Core77最佳技術獎以及創新工具獎
總策劃:彭璐、崔敏
策展人:張弛、宋佳珈、崔藝銘
展覽協調:張弘、聶茜、蘇藝、王淼、韓欣然、王濤、吳潔、付少雄
展覽執行:劉雅蘭、張美怡、王木子、王昱
展覽設計:宋佳珈、劉一睿、楊涔晨
視頻拍攝與制作:李曉璐、霍志東
史料提供:孫蘇榕、石儉、李雪梅、趙祎、劉怡、潘峰、楊洪君、謝天曉、張帆、蔣熙
相關新聞
重要通知
- 關于以北京服裝學院名義舉辦賽事活動的聲明
25-06-27 - 關于開展2024屆畢業生培養質量評價的通知
25-05-30 - 關于2024年申請增設新專業的公示
24-08-25
北服視覺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