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服裝學院是一所有著深厚家國情懷和鮮明辦學特色的時尚高校。學校前身是1959年2月創建的北京紡織工學院,1961年7月更名為北京化學纖維工學院,1987年2月改擴建為北京服裝學院,是我國第一所公辦服裝高校。1998年,學校劃歸北京市管理。2019年由理工院校轉為藝術院校,2020年明確為北京市高水平特色型大學。 詳情
您的位置: 首頁 > 北服新聞
- 喜報!北服師生在全國性紡織服裝設計行業大賽中屢獲佳績
- 2023-11-17
- 來源:材料設計與工程學院
- 作者:材料設計與工程學院
- 編輯:于思佳
- 閱讀次數:
-
近日,北京服裝學院師生在全國性紡織服裝設計行業大賽中捷報頻傳。
由中國紡織服裝教育學會主辦的“中國輕紡城·東進杯”第十五屆中國高校紡織品設計大賽,是中國高校紡織品設計類比賽中最具影響力的全國性賽事。我校在本屆大賽取得獎項數量的歷史性突破,師生作品從千余件作品中脫穎而出。在李秋宇、王越平老師的指導下,材料設計與工程學院陳慧琳、彭林林、嚴澤越作品《歸真——基于“一浴染色法”的機織物》斬獲紡織品染整技術創新設計組一等獎;在吳紅艷、張長歡老師的指導下,材料設計與工程學院蓋婷旭及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楊笑鑫、楊瑞靈作品分獲針織服用面料設計組、纖維藝術與材料再造設計組二等獎3項,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褚士瑤、孫楚淼作品獲該組三等獎1項。

陳慧琳、彭林林、嚴澤越三位同學上臺領獎

李秋宇教師(左一)、陳慧琳(右一)參加頒獎典禮

《歸真——基于“一浴染色法”的機織物》
設計說明
基于一浴常壓染色技術,通過“先織后染”方式,結合紡織品流行色及流行趨勢,設計了適用于服裝及家紡產品的織物。設計的面料樣品色彩鮮艷且不易掉色,降低了生產和管理成本,符合生產過程中“節能、降耗、減排”的生態低碳環保要求。此設計對于多種纖維混紡或交織織物一浴染色的研究具有參考價值,適合同種花型、不同顏色組合織物的小批量、多品種生產。
在由教育部高等學校輕工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指導、中國日用化工協會主辦的第一屆全國大學生化妝品創新大賽決賽中,我校材料設計與工程學院三個學生團隊獲包裝設計與宣傳組一等獎2項、三等獎1項。在劉達、關越鵬老師的指導下,藝術與科技專業、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本科生及研究生聯合組隊,將綠色可持續發展理念融入化妝品包裝與宣傳設計中,獲得評委高度認可。其中,周悅、梁浩澤、陳凱懿作品《羊太子的奇幻旅行》,吳如如、李欣北、蔡沂廷、王亦萌作品《鯉趣》分別榮獲一等獎;梁浩澤、陳凱懿、劉成強作品《花容·宮城》獲三等獎;劉達、關越鵬老師獲得大賽“優秀指導教師獎”。

獲包裝設計與宣傳組一等獎的兩個學生團隊上臺領獎

《羊太子的奇幻旅行》
設計說明
創意來源于中國傳統紋樣“綿羊太子”。以傳統吉祥紋樣“綿羊太子”為原型,結合現代化的處理方法,從圖案構成、色彩趨勢、文化深度、藝術審美等角度入手,結合“元宇宙”“虛擬風尚”“戶外”“歡樂情緒”等流行詞匯,打造新奇玄幻的國潮化妝品包裝效果,使化妝品包裝設計順應文化傳承下的經濟模式。
在中國紡織服裝教育學會、中國紡織進出口商會、明遠大家居時尚創意中心(工信部認定)主辦的2023第五屆明遠杯國際家居紡織品創意設計大賽中,參賽稿件多達3500余件。我校材料設計與工程學院藝術與科技專業師生參賽作品表現突出,喜獲多個獎項。其中,白紫薇作品《共生》獲銀獎;孫廣晨作品《春生》獲“最佳應用獎”;包效梅作品《居林》獲“佳作獎”;劉奕欣、張夢南等九位同學獲優秀獎、入圍獎若干;劉曉萍老師榮獲多件作品的“優秀指導教師獎”。

劉曉萍教師(中)、孫廣晨同學(左)、白紫薇同學(右)在頒獎典禮現場

《共生》

《春生》
在“張謇杯·2023中國國際家用紡織品產品設計大賽”中,我校材料設計與工程學院藝術與科技專業學生張云雁、葛夢鑫分別獲得“中國家紡未來設計師之星”兩項大獎,指導教師為孫一楠、劉曉萍老師;在第二十屆中國(大朗)毛織服裝設計大賽決賽中,材料設計與工程學院紡織化學與染整工程碩士研究生劉媛媛作品《吾心吾行》榮獲全國銅獎,指導教師為繼續教育學院龔龑老師。

劉媛媛同學榮獲大賽全國銅獎

《虹》

《鏡羽》


《吾心吾行》
學校積極為學生搭建展示交流的平臺,通過參與行業賽事的方式,倡導學生將所學知識綜合運用到實際場景中,凸顯藝工融合、學科交叉、跨學院跨專業聯合的優勢,將新設計與新材料、新技術有機融合,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在人才實踐創新能力培養上取得顯著成果。
相關新聞
重要通知
- 關于以北京服裝學院名義舉辦賽事活動的聲明
25-06-27 - 關于開展2024屆畢業生培養質量評價的通知
25-05-30 - 關于2024年申請增設新專業的公示
24-08-25
北服視覺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