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服裝學院是一所有著深厚家國情懷和鮮明辦學特色的時尚高校。學校前身是1959年2月創建的北京紡織工學院,1961年7月更名為北京化學纖維工學院,1987年2月改擴建為北京服裝學院,是我國第一所公辦服裝高校。1998年,學校劃歸北京市管理。2019年由理工院校轉為藝術院校,2020年明確為北京市高水平特色型大學。 詳情
您的位置: 首頁 > 北服新聞
- 藝術設計學院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學生黨支部 在北京高校紅色“1+1”示范活動評選中榮獲一等獎
- 2018-11-29
- 來源:黨委學生工作部 藝術設計學院
- 作者:黨委學生工作部 藝術設計學院
- 編輯:宋冰瀅
- 閱讀次數:
-
在剛剛落幕的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主辦的北京高校紅色“1+1”示范活動評選中,我校藝術設計學院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學生黨支部在入圍決賽的25支高校代表隊中脫穎而出,榮獲大賽一等獎。這也是自2007年以來,我校再次贏得這一賽事的最高榮譽。


為深化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奮力實現二〇二〇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總體任務目標,助力國家鄉村振興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引導學生參與北京發展過程、融入北京發展大勢,服務首都“四個中心”功能建設和京津冀一體化發展戰略,按照黨中央提出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要求和發展首都文化創意創業的指導意見,北京服裝學院藝術設計學院環境設計系學生黨支部充分發揮自身學科專業特點,赴北京市通州區西集鎮呂家灣村開展“設計改變鄉村”—— 大學生助力國家鄉村振興行動暨紅色“1+1”活動。此次活動旨在將藝術設計與基層文化需求相融入;黨建實踐與鄉村需求相統一;高校智力資源與農村發展建設相契合,為貧困村落的農林景觀、住宅民居和農特產品進行設計,打造時尚有品位的新時代社會主義新農村人文環境。
今年5月至7月間,按照黨委學生工作部統一部署,在藝術設計學院黨委書記丁蕾、副書記張超,環境藝術設計系主任李政、于歌、高華、趙冠男老師的帶領下,以環境藝術設計系黨員學生為主的29名藝術設計學院學生赴通州區西集鎮呂家灣村展開調研實踐。調研前期,師生們在了解到呂家灣村“四多兩少”,即樹多,老年人多,黨員多,殘疾人多,利用土地少,年輕人少的情況后,與村干部和村民一起就村內現狀進行了一系列討論,商討出改造呂家灣村的一系列設想,同時成立專門的“設計改變鄉村”臨時黨支部,負責此次設計改造計劃的實施。在多次深入調研,掌握呂家灣村區域發展情況、資源分布情況、村莊建設情況、人口分布情況、產業經濟發展狀況等詳實數據的基礎上,團隊擬定出呂家灣村莊總體設計規劃。在呂家灣村黨支部書記李琪的陪同下,對村子挨家挨戶進行走訪調研,實地考察民情民俗,并進行建筑測繪,對西集鎮呂家灣村的住宅、街道、景觀,根據西集鎮獨有的生態結構、人情風俗,進行符合西集鎮的鄉村設計改造。

按照呂家灣村建設未來“綠色休閑生態小鎮”的規劃部署,環境藝術設計系黨支部創造性地探索與解決其發展面臨的問題,提出通過吸收本土文化再行設計,把騎行綠道、運河水系、森林濕地等自然資源以景觀民宿設計的方式融入呂家灣村,最終形成3套村莊景觀及民宿設計方案和30幅設計圖稿,對其打造生態宜居特色小鎮提供了重要的規劃改造方案。下一階段,藝術設計學院受邀與西集鎮黨政班子集中展開規劃項目的評估和洽談,并就規劃方案的實施與設計改造達成最終意見。
“設計改變鄉村”——大學生助力國家鄉村振興行動暨紅色“1+1”活動的開展,是北京服裝學院黨委學生工作部和藝術設計學院黨委以黨的十九大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為己任,開展黨建思政工作與專業教育、社會服務三位一體融合發展的創新實踐。今后學院黨委將繼續深入踐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帶領黨員師生在走入基層,感受民生的實際磨礪中增強黨性修養,傾力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和基層民生事業,為助力二〇二〇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助貧脫困和鄉村振興持續貢獻北服力量。
相關新聞
重要通知
- 關于以北京服裝學院名義舉辦賽事活動的聲明
25-06-27 - 關于開展2024屆畢業生培養質量評價的通知
25-05-30 - 關于2024年申請增設新專業的公示
24-08-25
北服視覺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