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服裝學院是一所有著深厚家國情懷和鮮明辦學特色的時尚高校。學校前身是1959年2月創建的北京紡織工學院,1961年7月更名為北京化學纖維工學院,1987年2月改擴建為北京服裝學院,是我國第一所公辦服裝高校。1998年,學校劃歸北京市管理。2019年由理工院校轉為藝術院校,2020年明確為北京市高水平特色型大學。 詳情
您的位置: 首頁 > 北服新聞
- 北服服飾藝術與工程學院專場發布亮相中國國際大學生時裝周
- 2018-05-21
- 來源:服飾藝術與工程學院
- 作者:服飾藝術與工程學院
- 編輯:宋冰瀅
- 閱讀次數:
-
2018中國國際大學生時裝周于5月13日-20日在751DPARK北京時尚設計廣場舉行。18日下午5時,北京服裝學院服飾藝術與工程學院在七九罐進行了以“飾尚·生活”為主題的畢業生設計作品發布會,這也是本次大學生時裝周中唯一一場以服飾設計為主體的作品專場。在這次活動中我校服飾藝術與工程學院被授予“2018中國國際大學生時裝周人才培養成果獎”,劉旭澤同學獲得服飾配飾設計獎。


本場發布會展示了來自箱包設計、鞋品設計專業學生的63組作品,以及來自首飾設計專業學生的36組作品。這些作品集中體現了北京服裝學院-服飾藝術與工程學院2018屆畢業生對當前時尚流行趨勢和未來生活方式的探索。



鞋品箱包部分的T臺秀根據風格被分為“簡初”“未極”“群氛”和“異格”四大部分。簡初部分以具有東方設計哲學思考的作品為主;未極部分則聚集了一批前衛、試驗性強的作品;群氛部分突出設計的輕松與趣味;異格部分表現了這批年輕設計師對符號化作品的嘗試。隱藏于作品當中的是年輕設計師們對于新材料、新技術的運用,對傳統工藝革新的探索以及對新概念的實驗性表達。



珠寶首飾專業的作品走秀圍繞著文化與創新的理念展開,分為“匠心”和“越悅”兩個系列,從常規和非常規的首飾概念思考入手,挖掘“首飾”設計各種可能性。在匠心系列作品中,可以看到同學們對材料、思維方式、技術、自我甚至首飾本身的勇敢嘗試與突破,體現出這些年輕的設計師們的初心與匠心。而“越悅”系列作品的創作理念、造型、材質和手段大多不拘一格,首飾以一種更具活力的姿態展現在觀者眼前,這些年輕人用作品呈現了他們對現代消費趨勢以及生活方式的理解,也是對首飾之美邊界的大膽超越。此外,由于服飾作品本身的特殊性,畢業生們還展示了如何以服裝為背景和襯托手段詮釋配飾作品,表現出他們對于著裝形象搭配、整體風格把控的綜合能力。
總體而言,本屆畢業生的作品設計表達更加自我、自由,年輕一代的個性得到了更大程度的張揚和釋放,既表現出國際化的視野和思維方式,同時也傳達出對于自己民族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和熱愛。作品在視覺效果和內在創新意義兩個方面都顯示出極大的誠意和思考。

視中國文化傳承為根基,以“設計為人民服務”為核心理念,是北京服裝學院服飾藝術與工程學院一直以來在教學方面的堅守。學院副院長李雪梅老師接受采訪時表示:“學院鼓勵學生在觀察行業和社會發展動態、關注當下和未來、關注人們對于服飾生活潛在需求的基礎上展開創意想象和設計活動。同時,也引導學生充分挖掘自己的個性和優勢,將個人趣味與時代風尚進行結合,獲得社會創新價值的最大化。”
相關新聞
重要通知
- 關于以北京服裝學院名義舉辦賽事活動的聲明
25-06-27 - 關于開展2024屆畢業生培養質量評價的通知
25-05-30 - 關于2024年申請增設新專業的公示
24-08-25
北服視覺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