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服裝學院是一所有著深厚家國情懷和鮮明辦學特色的時尚高校。學校前身是1959年2月創建的北京紡織工學院,1961年7月更名為北京化學纖維工學院,1987年2月改擴建為北京服裝學院,是我國第一所公辦服裝高校。1998年,學校劃歸北京市管理。2019年由理工院校轉為藝術院校,2020年明確為北京市高水平特色型大學。 詳情
您的位置: 首頁 > 北服新聞
- 與美同行!“五彩錦簇——中華服飾文化展”即將開展
- 2024-06-06
- 來源:民族服飾博物館
- 作者:民族服飾博物館
- 編輯:于思佳
- 閱讀次數:
-


由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北京服裝學院主辦,北京服裝學院民族服飾博物館承辦的《五彩錦簇——中華服飾文化展》將于2024年6月7日在中國工藝美術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開展。本次展覽以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服飾文化為主旨,由主承辦方聯合策展團隊歷經長達一年的審慎籌劃與精心設計,通過民族服飾、服飾保護、服飾復原、服飾創新四個內容單元,較為全面地展現了不同時期、不同地域環境里的中華服飾形態。本展覽的展廳面積達2600平方米,共展出服裝服飾228件(套),其中139件(套)為北京服裝學院民族服飾博物館館藏品,其他為北京服裝學院師生作品。展品款式紛繁、材質多變、色彩絢麗、雍容典雅、工藝精湛,堪稱一場中華服飾文化的盛宴。希望能夠通過此次展覽,讓收藏在博物館中的文物活起來,搭建一個中華服飾文化研究、交流、傳播、創新應用的平臺。
中華服飾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文明的表現形式之一,也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成分中的重要內容。歷史上多樣化的服裝服飾,反映出中華民族與復雜性生存環境的深入互動。它們既是科學的,也是社會學意義的,還是文化性的。從這些服裝服飾中可以直觀地看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智慧,比如材料的選擇和工具的創造;還能借此透視出自古以來中華服飾文化獨特的表達方式,如贊美和尊重背后的浪漫與克制。

漢族石青緞盤金繡孔雀補霞帔
北京服裝學院民族服飾博物館藏

彝族龍婆衣
北京服裝學院民族服飾博物館藏

維吾爾族艾德萊斯袍
北京服裝學院民族服飾博物館藏

苗族拼布剪花蠟染百褶裙
北京服裝學院民族服飾博物館藏
中國幅員遼闊,民族服飾形態多樣,承載著厚重的文化底蘊,被稱為“穿在身上的史書”。“多元一體”民族服飾單元從禮儀角度詮釋中華服飾的人文之美,從工藝角度彰顯中華服飾的裝飾之美,從材質角度展示中華服飾的自然之美。展品中包含數十項非遺技藝與傳統工藝,例如緙絲織造技藝、火草織布技藝、楓香染制作技藝、艾德萊斯綢織染技藝、赫哲族魚皮制作技藝、黎族樹皮布制作技藝等,豐富多彩、絢麗多姿、美輪美奐、精妙絕倫,共敘中華各民族服飾文化多元一體、美美與共的璀璨篇章。

元代 龍鳳紋織金錦辮線袍
北京服裝學院民族服飾博物館藏

北魏素絹褲
北京服裝學院民族服飾博物館藏
作為衣冠大國,中華服飾在兼容并蓄中融合發展,歷朝歷代服飾樣式各異、紋飾精美、工藝精湛,蘊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衣冠流傳”服飾保護單元展示了通過傳統與科技相結合的方法進行保護性修復的古代服飾,包括漢代云氣吉語紋錦、北魏素絹褲、唐代團窠對鳥紋錦、元代織金錦、罟罟冠罩、辮線袍等,其中元代花鳥紋織金錦罟罟冠罩為首次展出。觀眾可以在展覽中領略這些服飾及織物原本的風采,了解其形制與織造工藝中的奧秘,感受文物所承載的豐富歷史信息與彰顯的時代精神。

西漢長壽繡直裾袍(復原件)
作者:蔣玉秋團隊
模特:劉雪濤
妝造:十睿團隊
攝影:陳大公、張雯琪

敦煌莫高窟西魏第285窟女供養人像服飾藝術再現
作者:楚艷、崔巖團隊
模特:李瑋萱
造型:楊樹云、藍野
攝影:陳大公

明代婚服藝術再現(三品文官)
作者:梁燕團隊(梁燕、邵昱、陳芳時、彭文黍)
“錦繡華彰”服飾復原單元通過嚴謹的歷史考證與科學的復原方法,向觀眾展示從秦漢到明代各個歷史時期代表性服飾的經典形態與精美細節,例如敦煌莫高窟服飾藝術再現、歷代婚服藝術再現、歷代典型服飾復原等,力求重現中國古代服飾的風采,使觀者能夠直觀感受到古人的日常著裝風格、社會風貌與審美趨向,增進對歷史的理解與尊重。同時,這一過程也促進了傳統手工藝技術的保護與傳承,為現代設計提供豐富的靈感來源,使古老文化在當代得以新生。

覺色敦煌系列設計-植物染套裝
作者:楚艷

西盟阿佤
作者:周丹婷(指導老師:顧遠淵)

《瑤姬》大漆塑形苧麻首飾
作者:謝天曉

《黑金幻影》非遺烏銅走銀傳承創新首飾
作者:韓欣然
展覽還通過“繼古開今”服飾創新單元,反映中華服飾生動活潑、勇于創新的當下。中國的非遺傳承事業在當代的學者、傳承人、藝術家、設計師共同努力下如火如荼地發展,創新性服飾體現了文脈傳承的倫理與法則,是新時代文化創新性發展和創造性轉化的成功示范,表現出一代專業人士以更深邃的目光審視歷史發展的軌跡,以更寬廣的視野踐行傳統與當下、藝術與科學的交融。這些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服飾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努力,對于不斷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講好中華優秀傳統服飾文化故事,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具有積極作用和深遠意義。
展覽持續至2024年9月8日。
五彩錦簇中華服飾文化展
總策劃
王晨陽 周志軍
策展人
蘇 丹 田 輝
學術指導
賈榮林 鄒 游
展覽統籌
李永康
執行策展人
胡小妹 高丹丹 孫 鳳
項目負責人
朱光千 袁宗剛
綜合協調
館辦公室
公教宣傳
館社會服務部
后勤保障
館后勤保衛部
展覽團隊
展覽執行:
賈 汀 張毓雯 丁培利
周成飛 謝 菲
展覽協調:
吳尤荻 趙 躍 賈蕾蕾
郭瑞良 彭 璐 關立新
謝 平 車 飛
展品協調:
沈 洋 李娟娟 趙金玉
王亞芳 劉 暢 李 昕 翟文峰
展覽設計:
王東琳 陳翊君
設計執行:
李 霓 汪龍意 武雅婷
馬昕妍 侯煒國 唐玉茹 李彬若
紋樣繪制:
汪訓虎 董儒蔚 申 藝
李曉璐 王晨陽 莊昊云
陳麗玲 單雪竹 蔡 雯
資料協助:
劉育紅 何蘇萌 張沐旸
張 瑞 鐘詩詩 閃雅潔
談雅麗 王文巖 劉明宇
展陳協助:
徐惠璇 伍碧瑩 項辰軒
李笑寒 王鑫瑞 吳 玲
劉 旭 劉佳麗 趙欣雨 謝佳璐












展覽場景
相關新聞
重要通知
- 關于以北京服裝學院名義舉辦賽事活動的聲明
25-06-27 - 關于開展2024屆畢業生培養質量評價的通知
25-05-30 - 關于2024年申請增設新專業的公示
24-08-25
北服視覺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