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精品影视高清无广告播放 ,国产欧美一级A片无码免费下_4K免费播放

您的位置: 首頁 > 北服新聞

字號: A A A

  • 趙云川、安佳教授研究成果《中國南傳佛教藝術研究——傣族佛寺壁畫》獲2018國家出版基金立項
  • 2018-03-28
  • 來源:美術學院
  • 作者:張岳
  • 編輯:宋冰瀅
  • 閱讀次數:
  • 近日,北京服裝學院美術學院趙云川教授、安佳教授合著的《中國南傳佛教藝術研究——傣族佛寺壁畫》一書獲2018年國家出版基金立項(項目編號:2018J-866,協議號:20180418),將由人民美術出版社于年內出版。

    國家出版基金設立于2007年,是繼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之后的第三大國家基金項目,旨在出版我國人文社科研究取得的重大項目。

    該研究成果由人民美術出版社鼎力推介,并獲得國家出版基金立項資助,反映出其在相關研究方面的重要突破以及所具有的理論水平和學術價值。

    在我國漢傳、藏傳和南傳三大佛教流派藝術中,南傳佛教壁畫一直是佛教藝術研究中的薄弱環節。究其原因:一是由于其地處西南邊陲,多年來被視為邊疆少數民族藝術,處于中國主流文化的邊緣,難以得到學者們的重視;二是有關南傳佛教壁畫的史料文獻匱乏,歷史考證、考古發現、研究成果很少;三是壁畫的活態性使其被油飾、覆蓋成為常態,不易保存,在收集整理上難度較大,故而制約了相關研究的展開。

    趙云川教授、安佳教授為北京服裝學院藝術學理論和美術學學科帶頭人,從上世紀80年代末開始關注南傳佛教壁畫。兩位教授意識到田野工作與圖像采集是打通研究瓶頸的關鍵。多年來,他們走遍了我國南傳佛教地區的村村寨寨,拍攝采集了大量的一手圖片資料,不僅從圖像譜系上對這份歷史遺珍予以了文獻性、檔案性的記錄,也為本課題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礎。

    《中國南傳佛教藝術研究——傣族佛寺壁畫》是對年代湮遠的南傳佛教藝術或日漸式微的民族傳統繪畫進行搶救性研究的成果,是兩位教授立足于田野考察、圖像分析、實物與文獻并證,用心磨就的佳作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陳池瑜評價:專著研究內容和研究方法上超越了以往研究的維度,究其生成變遷之跡,明其因果。其中許多觀點具有創新性和獨特見解,體現出了嚴謹的治學態度和扎實的藝術理論基礎。

    中國藝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呂品田評價:本書的研究不僅從圖像學、藝術學、美學等視角,分析壁畫在題材選擇、造型意匠、風格建構等方面的特征,理清不同歷史時期、不同行政區域紛繁復雜的壁畫風格及類型;還從人類學、藝術社會學、民俗學、心理學等視野進行研究,通過感知方式、族群認同、宗教意識、道德風尚等傣族特定文化,闡明傣族佛寺壁畫的創造心理、美學意蘊及其生成的語境。本書的出版,可填補中國南傳佛教壁畫學術研究的空白,對推進和提升中國南傳佛教藝術的研究層次和水平具有明顯的學術價值及理論意義

     

         中國南傳佛教傣族佛寺壁畫及臨摹作品欣賞

     

     

            酣睡的藝人( 飯王苦心局部) 1828年  320厘米×212厘米 

                     粉墻壁畫  廣允寺主殿內墻南壁

     

       

                金娜麗(局部)1828年  板底壁畫  廣允寺殿前亭閣天花北側

     

        召烘帕罕(摹繪)1868年  182厘米×258厘米  粉墻壁畫  康朗賽1987臨摹 

                      勐遮鎮曼宰龍佛寺僧舍外廊南墻 

     

      迎接國王回宮的人群(千瓣蓮花Ⅲ局部)  都籠  1927  290 厘米×153厘米 

                      粉墻壁畫  孟連縣芒中佛寺主殿北墻 

     

              出巡圖(局部) 巖帥   20世紀80年代  300厘米×90厘米 

                      粉墻壁畫  曼丟佛寺主殿外廊南墻 

     

               金鳳與瑞象  清代  金水壁畫  孟連縣芒中佛寺主殿內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