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精品影视高清无广告播放 ,国产欧美一级A片无码免费下_4K免费播放

您的位置: 首頁 > 北服新聞

字號: A A A

  • 劉瑞璞教授主持的2017年國家出版基金項目 《清古典袍服結構與紋章規制研究》正式出版
  • 2018-03-12
  • 來源:研究生院
  • 作者:施爾樂
  • 編輯:宋冰瀅
  • 閱讀次數:
  • 我校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劉瑞璞教授帶領中華民族服飾文化研究團隊,指導碩士研究生魏佳儒并合著完成的《清古典袍服結構與紋章規制研究》,于2017年初獲批國家出版基金立項,經過一年多的緊張工作,近日由中國紡織出版社出版。國家出版基金設立于2007年,是繼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之后的第三大國家基金項目,旨在出版我國人文社科研究取得的重大項目。這是劉瑞璞教授繼《中華民族服飾結構圖考(漢族編、少數民族編)》和《藏族服飾研究》后,第三部由國家出版基金項目資助出版的學術專著。

     

         

                 《清古典袍服結構與紋章規制研究》書封

     

    劉瑞璞教授是我國傳統服飾結構考據學派的領軍人物,他領導的研究團隊30多年來一直致力于探索中華民族服飾文化研究的文獻與實物相結合的考據學研究。他領導的研究團隊,充分利用博物館、私人收藏等豐富的社會資源和北京服裝學院得天獨厚的專業與學術平臺,以田野考察為手段,以研究生培養為著力點,以結構考據研究為切入點,深入發掘大量一手資料。通過系統的整理研究,構建了“布幅決定結構形態的十字型平面結構的中華系統”,提出了敬物尚儉的格物致知命題,探索從根本上解決古代服飾研究有史無據的局面,取得重要的學術成果。

     

     

                            《清古典袍服結構與紋章規制研究》內文

     

    《清古典袍服結構與紋章規制研究》以北京服裝學院民族服飾博物館館藏清代官袍標本為線索,通過對典型標本的信息采集、測繪和結構圖復原等數據的系統分析,結合文獻考證,發現清官袍紋章制度與其結構形態存在著內在聯系。從清官制兩團補服、四團袞服、八團吉服到九團十二章龍袍的紋章經營位置無不遵循“準繩”儀規,且始終囿于中華傳統服飾“十字型平面結構系統”之中。清古典袍服“準繩”規制的發現,首次揭示了中華傳統“四平八穩”的民庶吉俗和中庸、天人合一等正統哲學的物化形態,以確鑿的物證研究,釋讀了《禮記·深衣》“古者深衣,蓋有制度,以應規、矩、繩、權、衡……”記述,如何在幾千年后清古典袍服結構與紋章規制的博弈中呈現。這種“考物”與“考獻”相結合且重考物的研究方法,為探索中華古代服飾史學謎題找到了一把鑰匙,也為其科技史研究探尋一條真實可靠的路徑是我校“中國傳統服飾文化搶救傳承與設計創新博士項目”學術人才培養與科研實踐所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

    合著者魏佳儒是劉瑞璞教授指導的2013級碩士研究生,2016年畢業后任愛慕集團研發中心板師助理,成為我國服裝優秀企業一線的藝術人才。在研期間以清代古典袍服結構與文章規制為研究方向,在導師指導下發表多篇學術論文,代表作《清吉服紋章與十字型平面結構的準繩作用》收錄于《2015“薪傳藝技·時尚東方”國際華文設計研討會暨第四屆“跨界·綜合”設計教育高層論壇論文集》《清末十二章龍袍十字型結構與紋章規制》收錄于核心期刊《藝術探索》2015年第3期。

    《清古典袍服結構與紋章規制研究》作為我國傳統服飾結構考據學的力作,是劉瑞璞教授帶領研究團隊30多年學術積淀和研究成果的再次呈現,作為“中國傳統服飾文化搶救傳承與設計創新博士項目”研究生培養的重要課題,是從碩士到博士專題研究經過7年多學術積累取得的重要成果。本項目作為高等級學術專著的出版,為博士培養在中國古代服飾史研究領域的學術突破探索了一條新路。該著作的出版在我國古代服飾史研究、文章規制研究、服飾結構研究與服飾文化的學術建構具有指標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