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服裝學院是一所有著深厚家國情懷和鮮明辦學特色的時尚高校。學校前身是1959年2月創建的北京紡織工學院,1961年7月更名為北京化學纖維工學院,1987年2月改擴建為北京服裝學院,是我國第一所公辦服裝高校。1998年,學校劃歸北京市管理。2019年由理工院校轉為藝術院校,2020年明確為北京市高水平特色型大學。 詳情
您的位置: 首頁 > 北服新聞
- 北服研究生劉川渤獲“柯橋·中國輕紡城杯”2017中國國際時裝創意設計大賽金獎
- 2017-10-20
- 來源: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
- 作者:王羿
- 編輯:宋冰瀅
- 閱讀次數:
-
10月13日,“柯橋·中國輕紡城杯”2017中國國際時裝創意設計大賽決賽在浙江省紹興市中國輕紡城國際會展中心舉行,今年的賽事主題定為“新材料·新工藝”,希望設計師能夠從創意之初,摒棄浮躁,理性務實,以創造出品質、品牌以及以人為本的產品為己任。北京服裝學院王羿老師指導的研究生劉川渤的作品《絳之維度》在激烈的角逐中勝出,斬獲金獎。

獲獎選手與評委及嘉賓合影

金銀銅獎選手合影(左四為劉川渤)

劉川渤《絳之維度》獲獎證書及獎杯
中國國際時裝創意設計大賽是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中國紡織報》社主辦,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人民政府承辦的國內高級別、專業性賽事。據悉,本屆大賽共收到來自全世界的稿件2300余份,海外參賽選手來自美國、法國、英國、加拿大、俄羅斯、澳大利亞、伊朗、尼日利亞、印尼等國。2017年8月24日,“柯橋·中國輕紡城杯”2017中國國際時裝創意設計大賽初評工作順利完成。經過激烈的角逐,最終20組作品脫穎而出,海內外設計師在創意領域的競爭尤為激烈,成為出現在巔峰對決舞臺上的佼佼者。大賽也首次開通了現場視頻直播,截至收官,“中國輕紡城杯”2017中國國際時裝創意設計大賽累計播放量已超過1500萬,點贊人數也突破1000萬大關。
中國是文化大國,隨著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中華服飾文化創新與傳承的任務便落在每個年輕設計師的肩上。劉川渤同學一直跟隨王羿老師進行民族服飾文化研究,多次深入貴州、云南、四川、海南等少數民族聚集地區進行采風調研,走訪大量少數民族傳統工藝傳承人和當地手工藝者,收集了大量的少數民族服飾一手資料,并在《中國服飾》上發表文章《顯與隱的智慧》展現面臨失傳境地的苗族織錦繡的獨特文化。


獲獎作品《絳之維度》一方面保留了中國傳統服飾中絳帶的原型,主題緊扣“一帶一路”和“文化傳承”,另一方面在面料改造上對材料進行了大膽創新與嘗試,工藝上采用印花、染色、壓褶、環保涂層等手法。設計廓形和結構靈感來源于東西方絲綢之路上的中西文化融合,既有時尚簡潔的西方剪裁服飾,如短款夾克、修身不規則長裙和圓擺腰封,又有中國傳統的交領右衽上衣和闊袖;在顏色上選取了橙色、藍紫色的對比色為主色調,配以黑色進行調和,使服裝更具神秘感和視覺沖擊;服飾圖案靈感來源于少數民族服飾中的幾何紋樣以及織錦和刺繡的線跡紋路,再適當點綴星辰圖案,增加整體服飾的節奏感和層次感,使整個作品盡可能地飽滿起來。
中國國際時裝創意大賽成為設計比賽類的標桿,經過九年時間的不斷成長,大賽愈加成熟,專業性強,配套完善。本次決賽的評委陣容兼顧了學術、商業與創意各方的均衡,他們是:中國服裝功勛人物獎章獲得者、高級服裝設計師李欣女士;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副主席、蘇州大學藝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李超德先生;第6屆中國時裝設計最高獎“金頂獎”得主武學凱;第12屆中國時裝設計最高獎“金頂獎”得主祁剛;中國著名針織服裝設計師、中國十佳設計師得主張伶俐;互聯網輕奢男裝第一股——浙江巴魯特服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呂勇;國內率先上市的文化公司,中國藝術生態的領航者——上海證大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燕,可謂盛況空前。
相關新聞
重要通知
- 關于以北京服裝學院名義舉辦賽事活動的聲明
25-06-27 - 關于開展2024屆畢業生培養質量評價的通知
25-05-30 - 關于2024年申請增設新專業的公示
24-08-25
北服視覺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