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服裝學院是一所有著深厚家國情懷和鮮明辦學特色的時尚高校。學校前身是1959年2月創建的北京紡織工學院,1961年7月更名為北京化學纖維工學院,1987年2月改擴建為北京服裝學院,是我國第一所公辦服裝高校。1998年,學校劃歸北京市管理。2019年由理工院校轉為藝術院校,2020年明確為北京市高水平特色型大學。 詳情
您的位置: 首頁 > 北服新聞
- 我校師生團隊在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中榮獲多項大獎
- 2017-08-17
- 來源:藝術設計學院
- 作者:熊紅云 李四達
- 編輯:宋冰瀅
- 閱讀次數:
-
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是響應國家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進一步深化高校教學改革、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及團隊合作意識而舉辦的賽事,至今已經舉辦了10屆。2017年第10屆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由教育部高等學校計算機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軟件工程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大學計算機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文科計算機基礎教學指導分委員會聯合組成的中國大學生計算機組織委員會主辦,全國半數以上的本科高校包括絕大多數211大學、985高校參加了這一賽事。


本屆大賽分設10個類別,我校藝術設計學院由李四達老師、熊紅云老師組成指導教師團隊,帶領21名同學組成8組參賽團隊首先經過北京賽區網絡海選入圍,參加了5月20日在北京郵電大學世紀學院舉辦的第10屆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北京市級“朔日杯”比賽,其中17名同學的7組參賽作品在決賽現場的177件作品中脫穎而出,獲得一等獎3項、二等獎4項,并入選全國總決賽。炎炎夏日,同學們克服了重重困難,在指導教師的帶領下,夜以繼日,按照參賽類別的要求不斷修改設計方案,分赴不同決賽現場迎接挑戰,分別參加了7月22日-26日吉林大學數字媒體設計類專業組、8月1日-5日安徽新華學院數字媒體設計類動漫游戲組、8月11日-15日上海商學院數字媒體設計類中華民族文化元素組3個類別的比賽。參加全國總決賽的作品來自全國200多所高等本科院校,共計10個類別2872件作品。我校學生在決賽中脫穎而出,獲得第10屆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數字媒體設計類中華民族文化元素全國決賽一等獎,數字媒體專業組全國決賽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數字媒體設計動漫游戲組全國決賽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
上海賽事


我校藝術設計學院熊紅云老師指導的由歐陽劍、徐晶、何佳敏組成的學生團隊創作的《百越服志-金秀瑤服》作品,自參加中國大學生計算機大賽以來,經歷北京市的選拔賽、入圍賽,從來自北京市18所院校的177件作品中脫穎而出,在5月20日北京郵電大學世紀學院的現場決賽中獲得第10屆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北京市級“朔日杯”賽一等獎,順利地獲得了全國計算機設計大賽中華民族文化元素分類決賽的入場券。8月11-15日來自全國各地176所高等院校的319件作品匯集到上海商學院決賽現場,經歷4天的決賽答辯、評委現場提問、作品點評環節的角逐,《百越服志-金秀瑤服》榮獲第10屆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數字媒體設計類中華民族文化元素全國決賽一等獎。
長春賽事


我校藝術設計學院李四達老師指導的由劉一凡、陳晨組成的學生團隊創作的《同呼吸 共命運》系列主題海報,謝超青、劉承蒙、杜麗夏創作的《靈》,王瀟創作的《同在藍天下 共享大自然》參加中國大學生計算機大賽數字媒體設計專業組比賽,在5月20日北京郵電大學世紀學院的決賽現場分別獲得第10屆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北京市級“朔日杯”賽一等獎、二等獎、二等獎,順利獲得全國計算機設計大賽數字媒體設計專業組的決賽入場券。7月22日-26日來自全國各地200多所院校的319件作品匯集到吉林大學決賽現場,經歷了4天激烈的角逐,這3組作品分別榮獲第10屆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數字媒體專業組全國決賽二等獎、二等獎、三等獎。
合肥賽事

由我校藝術設計學院學生團隊王子懿、龔小月、李碧璇創作的《與》,肖學陽、韓琦、劉欣宇創作的《童趣》,付一秦創作的《所羅門的魔戒》參加中國大學生計算機大賽數媒設計動漫游戲組比賽,分別獲得第10屆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北京市級“朔日杯”賽一等獎、二等獎、二等獎,順利獲得全國計算機設計大賽數字媒體設計專業組的決賽入場券。8月1日-5日來自全國各地200多所院校的319件作品匯集到安徽新華學院決賽現場,經歷了4天激烈的角逐,這3組作品分別榮獲第10屆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數媒設計動漫游戲組全國決賽三等獎、二等獎、三等獎。
相關新聞
重要通知
- 關于以北京服裝學院名義舉辦賽事活動的聲明
25-06-27 - 關于開展2024屆畢業生培養質量評價的通知
25-05-30 - 關于2024年申請增設新專業的公示
24-08-25
北服視覺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