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服裝學院是一所有著深厚家國情懷和鮮明辦學特色的時尚高校。學校前身是1959年2月創建的北京紡織工學院,1961年7月更名為北京化學纖維工學院,1987年2月改擴建為北京服裝學院,是我國第一所公辦服裝高校。1998年,學校劃歸北京市管理。2019年由理工院校轉為藝術院校,2020年明確為北京市高水平特色型大學。 詳情
您的位置: 首頁 > 北服新聞
- 我校舉行第30個校領導教學工作日
- 2016-06-17
- 來源:教務處
- 作者:田紅艷
- 編輯:郄程
- 閱讀次數:
-
【新聞中心訊】根據教學工作整體安排,6月15日召開了本學期校領導教學工作日。本次校領導教學工作日的主題是:專題聽取藝術與科技新專業建設方案和虛擬教研室建設情況工作匯報。上午9:00,會議在服裝綜合樓A—502召開。黨委書記馬勝杰、院長劉元風,黨委常委、副院長廖青、賈榮林、仲叢生、詹炳宏等校領導,以及學校教學督導組,校本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各教學部門和黨院辦、教務處、北校區、招生就業處等職能部門負責人和其他工作人員共計三十余人參加了會議。會議由副院長賈榮林主持。


副院長賈榮林首先介紹了我校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和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聯合申辦藝術與科技新專業的申辦歷程以及雙培計劃實施過程中虛擬教研室的建設情況。接下來會議首先聽取了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郭瑞萍副教授做的藝術與科技新專業建設方案匯報,匯報從專業構想、培養模式、師資平臺、階段目標和建設規劃五個方面展開,明晰了新專業建設特色,清晰了各階段目標,闡明了新辦藝術與科技專業旨在培養具有全產業鏈思維模式的藝工融合的產品設計師。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王建明副院長做的藝術與科技新專業建設方案匯報,從社會、行業對人才的需求,我校“藝工融合”的辦學理念,拓寬材料學院相關專業的視野和廣度,提升藝術類專業的設計深度四個方面論述了建設藝術與科技新專業的必要性,從具有良好的“藝工融合”教學團隊,校內實習設施齊全,測試設備先進,校企聯合培養基地有保障、機制健全,具有良好的“校企”聯合培養基礎,課程設置符合我校“藝工融合”的辦學理念,生源組成等方面論述了建設藝術與科技新專業的可行性,同時提出了建設方案實施過程中一些還有待探討的問題。

商學院趙洪珊教授做了題為“虛擬教研室協同育人探索與實踐”虛擬教研室建設情況工作匯報,闡述了虛擬教研室建設理念即教育目標協同、教學教研協同、資源協同、管理協同,通過開放邊界、多維度共享、精準教學感知,達成合作協同育人。同時隨著虛擬教研室建設工作的深入開展進一步明確了時尚管理新專業方向的建設思路。


現場交流環節,學校教學督導組組長臧昆教授,校本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王柏華教授、范秀娟教授,造型藝術系田輝主任、商學院李曉慧院長、藝術設計學院常煒副院長、基礎教學部王素艷主任等都針對新專業建設并結合學校和本部門教學實際談了若干思考和建議。與會專家們認為新辦專業充分體現了我校藝工融合的辦學特色,實現了突破與創新,同時提出新辦專業屬于交叉學科建設,跨度比較大,相應的制度建設一定要跟上,需要建設專家委員會指導專業建設,同時成立跨院系的合作教研室進行具體實施。各教學部門要緊跟學校發展主線,在學校十三五規劃的大背景下,進一步深化培養方案和教學大綱,加強課程建設,激發內升動力,提高教師教學科研的積極性,作出特色與水平,促進學校整體專業建設水平與發展。

各位校領導充分肯定了本次校領導教學工作日的組織工作,對于各匯報內容都給予了充分肯定。黨委書記馬勝杰對各教學部門認真研究、開拓創新的精神給予了充分肯定。同時提出專業建設工作要從整體考慮,要從學校全局出發,原則上圍繞“服裝引領、藝工融合”的辦學特色進行整合,整合要做到精準有效。劉元風院長講到通過三位主要匯報人的匯報以及與會專家的研討,都提到了學校進一步提升和發展的問題,這是學校綜合改革工作的有機組成部分。教育一定要為社會發展服務,要開放思維視野,具備前瞻性。在整合我們原有辦學資源的基礎上,要充分利用國內外、校內外,特別是企業的資源,專業整合、資源整合要站在更新的高度上,實現原有專業的提升和新專業的引領,要立足于所有的專業都有一個新的提升和新的發展,為十三五規劃的順利實施奠定堅實基礎。最后,副院長賈榮林表示通過新專業建設的引領作用,要讓所有的專業包括所有的教師都有更加明確的發展目標,在學校特色學科、一流學科建設上以及學校機制改革、資源改革上都上一個新臺階。
相關新聞
重要通知
- 關于以北京服裝學院名義舉辦賽事活動的聲明
25-06-27 - 關于開展2024屆畢業生培養質量評價的通知
25-05-30 - 關于2024年申請增設新專業的公示
24-08-25
北服視覺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