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服裝學院是一所有著深厚家國情懷和鮮明辦學特色的時尚高校。學校前身是1959年2月創建的北京紡織工學院,1961年7月更名為北京化學纖維工學院,1987年2月改擴建為北京服裝學院,是我國第一所公辦服裝高校。1998年,學校劃歸北京市管理。2019年由理工院校轉為藝術院校,2020年明確為北京市高水平特色型大學。 詳情
您的位置: 首頁 > 北服新聞
- “華彩云衣——云南民族服飾文化展”在北京服裝學院民族服飾博物館開幕
- 2024-11-23
- 來源:民族服飾博物館
- 作者:民族服飾博物館
- 編輯:于思佳
- 閱讀次數:
-

11月22日上午,《華彩云衣——云南民族服飾文化展》在北京服裝學院民族服飾博物館開幕。本次展覽由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北京服裝學院主辦,云南民族博物館、北京服裝學院民族服飾博物館承辦,國文創(北京)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云南境界廣告傳媒有限公司協辦,中國文物交流中心給予大力支持。北京服裝學院副院長鄒游與來自中國文物交流中心、云南民族博物館、云南省民族學會等單位的專家學者、校內師生共同參加開幕式。


開幕式
策展人、云南民族博物館副研究館員張萍指出,本次展覽及展演活動是多元文化交流與融合的具體實踐。希望以館校合作的模式,將云南民族文化和非遺技藝引入校園,為師生創新、創作注入新的元素。

張萍致辭
鄒游在致辭中表示,北京服裝學院作為一所行業特色鮮明的高校,堅持“為人民而設計”,堅定“為人民美好生活努力奮斗”的發展共識,以富有成效的服裝服飾教育實踐,對我國服裝設計、時尚和文化創意人才培養,對中華民族服飾文化傳承、文化復興,作出了積極貢獻。本次展覽是學校與云南民族博物館聯合奉獻的一場別開生面的云南民族服飾盛宴,從文化的視角反映了人類歷史交流、交融的視覺化呈現。他寄語大家共同努力,為中國民族服飾與文化的多樣性貢獻力量。

鄒游宣布展覽開幕

北京服裝學院民族服飾博物館館長田輝教授主持

北京服裝學院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王羿教授期待展覽能讓更多師生受益

開幕式上,云南省民族學會獨龍族研究專業委員會會長曾學光(中)向北京服裝學院民族服飾博物館捐贈獨龍毯
民族服飾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著厚重的歷史信息、民族精神和民族信仰,是各民族對山情水韻的再現,對美好生活的祈愿。“七彩云南”這片神奇的土地孕育了多姿多彩的云南民族服飾,積淀著豐厚的民族文化。《華彩云衣——云南民族服飾文化展》共分為三個單元:第一單元為“衣韻繡彩”,精選樣式、質地、紋飾、色彩等各異的云南民族服飾,從“早期服飾”“日常便裝與節日盛裝”“宗教和民俗服飾”三個部分展示云南民族服飾的絢麗多彩;第二單元為“匠心獨韻”,挑選在編織、印染、剪紙、刺繡、拼貼、鑲嵌、砑光、打褶等工藝方面具有特色的主題展品,呈現云南民族服飾中精湛的制作技藝;第三單元為“守正創新”,通過展示傳承人創新作品等形式來體現云南民族服飾文化在當下的傳承與發展,既注重對傳統文化的保護和活化利用,也注重融入現代審美的創新、傳播和推廣。






展覽場景

云南民族博物館謝春波副研究館員講解展品
展覽現場,苗族傳統刺繡傳承人廖力耕、哈尼族樹皮制作技藝傳承人張衛平進行了非遺展演,生動展示了非遺服飾制作技藝,讓觀者深切感受到民族相通共融的生活智慧與審美情趣,為展覽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苗族傳統刺繡傳承人廖力耕非遺展演


哈尼族樹皮制作技藝傳承人張衛平非遺表演
展覽期間,主辦方還將舉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云裳藝彩·共筑中國夢 民族服飾的互鑒融通》專題論壇,以進一步深化展覽主題,加強學術交流。

領導、嘉賓和師生合影
本次展覽是學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系列展之一,在展陳基礎上,將以非遺展演、學術論壇等多種形式,全面立體展現云南民族服飾的多元與精彩,深刻闡釋服飾背后的民族文化內涵,加深民眾對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認識,為在新時代背景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動各民族和衷共濟、和諧發展提供文化滋養和精神動力。
相關新聞
重要通知
- 關于以北京服裝學院名義舉辦賽事活動的聲明
25-06-27 - 關于開展2024屆畢業生培養質量評價的通知
25-05-30 - 關于2024年申請增設新專業的公示
24-08-25
北服視覺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