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精品影视高清无广告播放 ,国产欧美一级A片无码免费下_4K免费播放

您的位置: 首頁 > 北服新聞

字號: A A A

  • 通識教育 助力成長 | 本學期新開了這些公選課!
  • 2024-03-06
  • 來源:教務處
  • 作者:教務處
  • 編輯:于思佳
  • 閱讀次數:
  • 又是一年春來到

    新一波公選課如期而至

    同學們,我們一起來感受

    這些課程的魅力吧!


    1.jpg


    01『皮革制品探秘:歷史、時尚與設計』

    學分:1.5  學時:24

    問:  皮革制品的歷史文化價值有哪些?

    答:皮革制品不僅實用性強,也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自古以來,皮革在服飾、軍事和日常生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通過學習這門課,學生可以探索皮革制品的起源、發展及其在不同文化和時代中的變遷。本課程將帶學生深入了解皮革成為表達文化身份和時尚潮流媒介的過程,及其在歷史上的重要意義。

    問:  現代設計中,傳統皮革工藝是如何與創新相結合的?

    答:課程中將探討傳統皮革工藝與現代設計理念的結合方式,強調創新在傳承中的角色。學生將學習到如何運用現代設計方法,詮釋傳統皮革工藝,創造出既具有歷史文化底蘊又符合現代審美的皮革制品。通過理論學習和案例分析,激發學生的創造力,鼓勵他們思考如何將傳統技藝應用于當代設計,實現技術與藝術的完美融合。

    問:  學習本課程有哪些實踐機會?

    答:盡管本課程主要側重于理論學習,但我們同樣提供了不可錯過的實踐體驗機會。在課程的最后階段,學生將有機會參與簡單的皮革制作工作坊,親手實踐和體驗皮革制品的設計與制作過程。這個環節旨在鞏固理論知識,讓學生通過實際操作理解皮革工藝的精髓,培養對皮革制品設計與制作的興趣和愛好。這不僅增強了學生的實踐技能,也能夠更深刻地理解課程內容。

    『授課教師簡介』

    2.jpg

    王淼


    服飾藝術與工程學院產品設計(箱包鞋品方向)教研室主任。多年來一直從事手工皮藝的設計創新和產品轉化、傳統工藝的可持續研究。北京服裝學院設計學碩士畢業,英國德蒙福特大學博士在讀。作品曾多次在中國、美國、日本等地展出并被收藏。皮藝作品《升騰的愛》獲“第十二屆全國美展優秀獎”并在中國美術館展出;編著教材《皮革藝術設計與制作》為中國輕工業“十三五”規劃教材并獲北京高校“優質本科教材”獎;北京市屬高校高水平教師隊伍“青年拔尖人才”;持有實用新型專利十余項。

    3.jpg

    魏勤文


    服飾藝術與工程學院虛擬時尚設計方向行政主任,北京師范大學人工智能學院訪問學者,畢業于英國皇家藝術學院紡織品設計專業,獲文學碩士學位。設計作品曾獲2016 RCA可持續設計獎項、英國染匠色彩設計大賽銀獎和美國AOF時尚設計大賽金獎,曾作為中國區研究員參與英國倫敦時裝學院可持續時尚研究中心(CSF)的“The Sustainable Fashion Glossary”編撰項目。作品曾參展于中國國際時裝周、威尼斯元宇宙雙年展等。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傳統服飾元素創新整合設計研究、虛擬時尚和可持續設計。


    02『古代民族服飾文獻品讀』

    學分:1.5  學時:24

    問:學習這門課程需要預習哪些內容呢?

    答:“服飾文獻品讀”是提高古代服飾理解能力的基礎課程之一。預習工作是必須的,沒有預習,課堂教學就沒法進行。課堂交流采用分組形式,需要預習的內容是:一個月時間內完成200至300頁古文閱讀,要把其中關于服飾的內容標記出來。古文閱讀習慣、古文基礎,都是對同學們的考驗。

    問:文獻怎么輯錄呢?

    答:服飾相關內容所在的句子要錄全。以后復讀的時候,能知道其歷史場景、歷史時間,涉及的人物、場合和事件。繁簡要合適。這確實是慢慢體會的過程,沒有太嚴格的標準。輯錄文獻需要標注好書名、作者,出版社、版次、卷次、條目、頁碼和上下頁等。如果提前標注服飾文獻的位置很清楚,一般結課時完成這個輯錄工作的難度不大。因為現在很多文獻可以通過電子版操作,不需要打字錄入。

    問:課堂組織形式是怎樣的?

    答:文獻品讀課程,就是文科常見的“讀書班”模式,每個小組做一次文獻講解,文獻的量要適合三節課的內容,有文獻、有對文獻中服飾名字的解釋,也可以有對服飾使用者身份、使用場合的理解等。用Word和PPT形式都可以。主講同學讀文獻、做文獻講解,然后教師點評,教師和其他同學提問,主講和助講同學解答?,F在網絡資源豐富,課堂可以借助網絡資源來交流,目標是解決的問題要扎實,而不是為了單純加快課堂進度。比如2024年春季學期我們計劃讀《宋會要輯稿》(上海古籍校點本),就是這樣操作。

    『授課教師簡介』

    4.jpg

    任懷晟


    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教師。自1994年起先后在北京服裝學院、天工大、蘇大、中國社科院、倫敦亞非學院作為專科生、本科生、碩士、博士、博士后、訪問學者學習,在江蘇南通大學做了十四年教學和科研。30年來從事過服裝設計師、業務員、教師、遼夏金服飾學者,做設計、做研究。民族史學會、遼夏金史學會、英國皇家亞洲學會會員,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學術委員會委員。


    03『明代服飾結構與工藝賞析』

    學分:1.5  學時:24

    問:哪些同學適合選擇這門課程呢?

    答:熱愛中國傳統文化、喜歡中國歷史的“明粉”或“漢服黨”,以及有考研計劃、想初步學習了解中國服裝史的同學。本課程會組織觀看考古墓葬發掘視頻,涉及出土墓葬、冥器、冥服等。對以上內容感興趣、即使沒有選課也可以前來旁聽。

    問:這門課程有什么特色內容呢?

    答:由學院考據派和市場漢服派聯合授課:從紡織品考古學學術視野切入,展示傳統服飾明代服飾史觀,以小見大構建中國傳統服飾體系,展示中國傳統服飾文化造物智慧;邀請一線漢服品牌設計總監,從市場消費者角度解讀漢服結構與工藝的技巧。

    問:  我不會做衣服,可以選擇這個課嗎?

    答:完全可以。課程對全校所有專業的同學開放。即便沒有服裝專業學習背景也可以選擇。課程作業為小組合作的方式,無需動用縫紉機即可完成。

    『授課教師簡介』

    5.jpg

    劉暢


    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教師,畢業于北京服裝學院,設計學博士。研究方向為明代傳統服飾物質文化前瞻,以中國古代服飾制度與結構機制研究為切入點,以考物與考獻相結合、重考物的研究方法,對明代人文社會進行科學研究。主持或參與國家級科研項目三項、省部級兩項。在《裝飾》《藝術設計研究》等期刊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十余篇。

    6.jpg

    湯泳韜


    “洞庭漢風”服裝品牌主理人兼首席設計師,中國紡織工程學會《漢服分類(T/CTES 1021-2019)》團體標準起草人,湖南孔子學會理事,河北儒學會傳統禮樂委員會專業委員。專研漢服十余年。代表作先后登上中央電視臺“2022年元宵晚會”“典籍里的中國”、湖北衛視“非正式會談”、湖南衛視“美好年華研習社”等節目。


    04『金繕修復技法研究』

    學分:1  學時:16

    問:這門課是實踐課程嗎?

    答:這是一門以實踐為主的課程,老師將手把手教給大家如何把一件摔壞了的瓷器(或玉、玻璃、漆器等),用傳統方式拼貼粘好,最后以金箔來裝飾裂紋。這門課不需要繪畫基礎,無論是不是藝術生都可以學。如果想修這門課,現在就開始收集破損的器物吧,并把它們的碎渣全收好,那些都是有用的。找日用品即可,不需要太高級。

    問:使用什么材料制作?

    答:使用的黏合劑是制作漆器、漆畫的大漆,需要購買金箔、稀釋劑、砂紙等一系列材料和工具。這些是需要自行采購的哦,大家可以上網查一下“金繕修復材料”的價格,確定能接受再選擇這門課程。這些材料不著急購買,第一節課時老師會詳細介紹它們的性質和作用,之后再買也來得及。

    問:有哪些注意事項嗎?

    答:大漆會讓大多數人過敏,引起皮膚瘙癢,少部分人的皮膚會潰爛和浮腫。老師會介紹防治方法,痊愈之后身體也沒有任何痕跡,但過敏痊愈的過程還是挺痛苦的。盡管這次上課所用的生漆并不多,但保不齊你就是那個過敏非常嚴重的“不錦鯉”,介意的寶寶請慎重選擇。

    『授課教師簡介』

    7.jpg

    謝天曉


    服飾藝術與工程學院副教授,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學士、碩士,日本武藏野美術大學外國人研究員。從事手工藝賦能鄉村振興、數字技術下的手工藝活化等研究與教學工作。主持項目省部級4項、校級3項、企業7項。獲發明與實用新型專利署名20項,在國內外權威期刊、國際論壇發表高水平論文20余篇。獲“紡織之光”教學成果獎、北京市優質課主講人、校級教書育人二等獎、創新創業先進個人等,多幅作品獲國家級獎項并被收藏。


    05『中國傳統紋樣數字化提取與應用』

    學分:1  學時:16

    問:通過課程的中國傳統紋樣部分能夠學到什么?

    答:中國傳統紋樣作為一種特殊的藝術形式,涵蓋了自然和人文元素,體現了古代中國人對美的追求和創造力。學習內容涉及紋樣歷史發展、構圖法則、經典紋樣分類介紹等,內容不僅包括紋樣本身的造型、顏色和紋路,還涉及它們在不同歷史時期的文化內涵和社會意義。通過學習,學生能夠深刻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傳承民族精神,同時對其現代設計提供靈感和借鑒。

    問:如何數字化提取,應用場景是什么?

    答:數字化提取課程內容部分主要涉及凌迪科技有限公司開發的Style3DFabric軟件。學生將學習利用數字軟件提取紋樣的紋理圖、法線圖、透明度圖、金屬度圖、置換貼圖等,每個提取出的基礎圖都可以單獨或者組合作為新圖代入后續應用場景。軟件中自帶的應用場景有平鋪效果、模擬面料、T恤、襯衫、褲子、西服、西褲、polo衫、夾克、圓領衛衣、連衣裙、羽絨服等。此外,學生也可以導入其他模型更換應用場景。

    『授課教師簡介』

    8.jpg

    從小棠


    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教師,澳大利亞皇家墨爾本大學訪問學者。2022年陜西西安全運會技術官員服裝主創設計師。2015年北京市對外友好協會主辦中韓青年設計師交流展中方設計師代表。數字服裝作品系列《化身為人》參展2023北京時裝周“奇點·數字藝術展”。


    06『元宇宙時尚與媒體設計』

    學分:1  學時:16

    問:請用四個字形容一下這門課程?

    答:輕松愉快。在較短的時間里幫助大家掌握一個很有趣的APP,叫Mental Canvas。它可以幫助我們快速把自己的手繪和草圖3D化,并且產出很有效果的視頻作品?,F在小紅書、Bilibili上的很多博主都在使用。本次課程的選題與元宇宙相關,大家可以自由選擇喜歡的設計師、博物館、設計作品來展開創作。

    問:這門課程有什么用?

    答:掌握這類創作工具,不僅可以幫助我們快速理解從創意轉化到設計作品的關系,還能為我們的作品集提供更加亮眼的設計作品。這門課具有“跨學科”特點,我們會在課堂上欣賞許多藝術品,聚焦虛擬媒體與音畫交互的實踐與應用,讓大家理解藝術與創造、感官與媒體、動作與環境之間的關系,探究未來基于元宇宙布局媒體形式的可能性。

    『授課教師簡介』

    9.jpg

    劉源


    服飾藝術與工程學院虛擬時尚專業教師,意大利米蘭理工大學設計學博士。自2016年起從事研究工作,發表EI檢索、國際會議論文十余篇,參與歐盟 Erasmus+ 創新教育項目,米理創新教學團隊項目組成員,米理CAVE交互實驗室實驗員。擔任全球通感設計協會會員、執行人,多個國際EI會議、期刊審稿人。主要研究方向包括AR/VR交互設計研究、創新教育、產品設計等。服務設計相關作品獲互聯網+國際賽道銀獎,帶領學生獲多個服務設計、交互設計、數字化競賽獎項。曾就職于華為用戶研究設計中心 UCD,設計作品參展2015米蘭世博會。


    07『影視藝術靈感與時尚設計』

    學分:1  學時:16

    問:我能從這門課程中學到什么?

    答:你將學習如何從電影和電視劇中提取設計靈感,分析影視作品的視覺元素和劇情,并將這些元素轉化為時尚設計創意。課程注重培養視覺敏感性和創新思維,幫助你創作出既個性化又富有故事性的作品。

    問:這門課程適合哪些學生?

    答:適合對影視藝術和時尚設計感興趣的學生,特別是那些希望提高創造力和設計能力、愿意探索跨領域融合新方法的學生。

    『授課教師簡介』

    10.jpg

    楊思容


    服飾藝術與工程學院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鞋靴結構創新設計、傳統服飾文化當代性研究。曾獲真皮標志杯中國國際鞋類設計大賽優秀指導教師、真皮真自我全球學生設計大賽最佳導師獎、京津冀百強青年時尚設計師。

    11.jpg

    周小凡


    服飾藝術與工程學院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運動鞋類產品的設計與企劃,擁有十余年運動企業鞋類設計管理經驗。


    08『時尚心理學』

    學分:1.5  學時:24

    問:時尚心理學課程教什么?

    答:時尚心理學是人們追求時尚心態的一種解釋。人類的感官體驗直接影響到人的決策和行為模式。因此,對于心理學的深入研究有助于理解人們的認知機制,對分析消費行為和設計邏輯推理提供理論依據。時尚心理學課程主要研究如何將心理學運用到時尚的語境中,特別是在商業的擴展中產生積極影響。課程主要教授時尚心理學核心領域理論、概念和探究方法,包括個體差異、認知、情感、社會、生命期心理學等,并探討它們的應用,重點講述心理學科如何改善時尚行業的實踐,并為時尚界的現實問題制定解決方案。

    問:時尚的本質是什么?

    答:時尚是一種“手段”,是一種將潮流變得具象并且可實現的手段。時尚的本質是對模仿和區別這兩種需要的滿足。追隨者模仿到一定程度之后,就會有引領者開創新的時尚,模仿和區別不斷循環。時尚滿足了社會依賴的需要,它把個體引向共同的軌道上。時尚同時也滿足了差別需要、差異傾向、變化和自我凸顯。

    『授課教師簡介』

    12.jpg

    迪拉娜·扎克爾


    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教師,畢業于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博士研究方向是服飾文化。曾在英國學習和工作的經歷,使她擁有跨文化和多元化的思維能力,多重維度地理解時尚。2015年在倫敦藝術學院進修買手與企劃專業,對時尚心理學有了更深理解。了解時尚心理學為學好時尚管理和建構好的設計邏輯打下堅實的基礎。


    09『費爾島針織品設計與工藝』

    學分:1.5  學時:24

    問:這門課可以學到什么?

    答:課程包含講授和實踐兩部分。通過課程,你可以學習到英國經典的費爾島針織品的歷史文化、設計方法、編織技巧,并能夠運用針織軟件設計費爾島針織圖案。

    問:課程需要準備什么?

    答:需自備4根棒針、1個鉤針工具及彩色紗線若干。實踐作業對設計專業學生的設計思維訓練及日后創作有積極幫助。

    『授課教師簡介』

    13.jpg

    張茜


    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副教授,北京服裝學院碩士畢業,現博士就讀于英國利茲大學。專業方向為針織服裝設計及教育、可持續設計。


    10『電影服飾鑒賞』

    學分:1.5  學時:24

    問: 課名聽起來有趣,但我對時尚和電影了解不多,適合選嗎?

    答: 當然適合!這門課程不需要你成為時尚達人或電影專家。它就像一場時尚冒險,帶你輕松穿越電影時光。你將從零開始了解服飾設計的奧秘,為時尚旅程增添更多色彩。

    問: 這門課程有什么獨特之處?

    答: 它不僅關注電影本身,更深入剖析電影中的服飾元素。通過課程,你將了解電影中服飾的設計理念、歷史演變和對角色塑造的影響。獨特的視覺盛宴,將電影與時尚相結合,為你開啟一扇了解電影產業幕后制作的大門。

    問: 選擇這門課程對我有何益處?

    答: 無論你是什么專業與方向,對于時尚與電影的了解有多少,你將獲得一次獨特的學習體驗,深入了解電影與時尚之間的奇妙關聯。這門課不僅讓你更深刻地理解服裝的角色,更將培養你對時尚審美的敏感度,帶來不同的思考視角,為未來的職業發展打下堅實基礎,對于科研項目中的問題解決也能起到意想不到的助力。

    『授課教師簡介』

    14.jpg

    張語洋


    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教師,本碩博均畢業于北京師范大學戲劇與影視學專業,研究方向為影視服飾文化、中國電影史等。發表論文15篇,其中以獨立作者及第一作者身份發表 CSSCI 期刊6篇,以第二作者發表CSSCI及C擴2篇,以獨立作者身份發表國家級報紙2篇,以獨立作者身份發表北大核心期刊 1 篇、其他重要期刊4篇。個人編劇、導演的微電影作品榮獲首屆金雞百花微電影展映優秀作品獎。曾參與多個影視項目及校園重大活動策劃。


    11『帶你走進別樣的材料世界』

    學分:1.5  學時:24

    問:什么是隱身材料,紅外和雷達隱身材料是像哈利波特的隱身斗篷一樣嗎?

    答:隱身材料可以降低物體被探測率,是實現武器隱身的物質基礎,是隱身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隱身材料可分為聲、雷達、紅外、可見光、激光隱身材料。按材料成型工藝和承載能力,可分為隱身涂層材料和隱身結構材料。紅外和雷達隱身材料不同于哈利波特的隱身斗篷,通過雷達和紅外成像儀探測不到,而不是肉眼不可見。

    問:什么是智能材料?

    答:智能材料是一種能感知外部刺激,能夠判斷并適當處理且本身可執行的新型功能材料。智能材料是繼天然材料、合成高分子材料、人工設計材料之后的第四代材料,是現代高技術新材料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將支撐未來高技術的發展,使傳統意義下的功能材料和結構材料之間的界線逐漸消失,實現結構功能化、功能多樣化。

    『授課教師簡介』

    15.jpg

    馬慧玲


    材料設計與工程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從事納米復合材料的制備及其導電、電磁屏蔽、吸波、智能傳感等方面研究工作。2018年入選“北京市科技新星”,2019年入選“北京市教委青年拔尖人才”。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北京市科委、北京市教委等科研項目7項,企事業單位橫向課題10余項。發表學術論文30余篇,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10項。講授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本科生課程《高分子物理》《功能纖維材料》;材料學研究生課程《未來智能紡織品》。

    16.jpg

    吳晶


    材料設計與工程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從事納米纖維材料設計、制備及其功能化研究,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北京市教委“青年拔尖人才”等多項科研及人才項目。作為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等國際高水平學術期刊發表多篇論文,他引千余次,授權國家發明專利5項。講授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本科生課程《高分子物理》《環境保護與安全》;材料學研究生課程《納米材料及其表征》。


    12『纖維藝術』

    學分:1  學時:16

    問:在課程中能學到什么?

    答:首先是對纖維藝術的了解,通過案例分析讓大家知道纖維藝術的特點及涉及范圍;在實踐教學中讓大家掌握1至2種紡織工藝制作方法。

    問:對我的專業有什么幫助?

    答:拓展本專業。該課程通過對纖維材料及其藝術表現形式的講解,讓大家在實踐教學中結合自己所學專業特點進行創新設計;好的作品老師可以推薦參加國內外展覽和比賽。

    『授課教師簡介』

    17.jpg

    史文莉


    材料設計與工程學院副教授,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學士,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碩士,藝術與科技專業紡織品設計方向研究生導師。中國美術協會會員,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中國工藝美術協會纖維藝術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原創藝術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貴州省婦聯“錦繡計劃”智庫專家。發表學術論文十余篇、作品五十余幅,獲國家專利一項,承擔、參與國家級、省部級重大項目若干。首飾設計作品登陸倫敦時裝周并在國內外網站發布。擔任神九航天員太空飾物創意大賽評委和“天宮一號”內部空間陳設設計師。從事高校藝術設計教育二十余年,多次獲紡織行業設計大賽優秀指導教師稱號。


    13『時尚系統設計』

    學分:1.5  學時:24

    問:時尚系統是什么?課程要求是什么?

    答:時尚系統是將時尚文化與元素、風格與設計、生產與營銷等環節整合串聯的系統性流程。希望同學們通過案例學習、探索,掌握基本的時尚系統設計流程,立足我國特色時尚產業,獲得對社會文化和市場變化進行分析和預測的能力。

    問:非藝術類同學也可以選修嗎?

    答:可以的。本課程將帶領大家了解、調研時尚系統,歡迎非藝術類同學選修。

    問:作業形式是什么?

    答:可以用視頻、定格動畫、PPT報告等一切有趣的形式來完成。

    『授課教師簡介』

    18.jpg

    賀爽


    服飾藝術與工程學院助理教授,清華大學設計學博士,米蘭理工大學時尚系統設計碩士。國際色彩協會環境色彩委員會成員,亞洲大學聯盟學術會議嘉賓。作品獲德國紅點設計獎、中國優秀工業設計獎;參展2023荷蘭設計周展覽、中國設計大展、2022威尼斯雙年展元宇宙展等。

    19.jpg

    吳青蔓


    服飾藝術與工程學院助理教授,清華大學設計學博士,米蘭理工大學時尚系統設計碩士。中國流行色協會色彩教育委員會委員。主要研究方向為時尚配飾設計。曾參加第11屆亞洲纖維藝術展、Arts First藝術節、Polimi/FIT 交流展等國際性展覽。教育部青年基金課題主持人,參與多項省部級課題。


    14『時尚秀場賞析與編創實踐』

    學分:1  學時:16

    問:這門課程講授什么?

    答:該課程是同學們走近時尚秀場文化、了解時尚秀場的起點,學習時尚秀場的發展,了解秀場發展在時尚文化中的地位及其編創原則。通過案例賞析,了解時尚秀場中多樣表演形態。結合不同專題的鑒賞,掌握其審美特點及創作方法。

    問:這門課程有什么特色?

    答:課程主要采用課堂多媒體講授與討論、課下實踐等方式,根據教學內容與進度,組織學生進行線下項目實踐,針對不同專題展演活動,進行相關調研和資料分析,不斷探索時尚展演的新形態。后續教學環境還會深入演出場地、秀場空間等,與時尚品牌發布活動、服裝表演活動結合,著重強調對學生實踐能力的訓練。包括活動策劃與制作實踐訓練、舞臺管理實踐訓練等。

    問:通過這門課程能收獲什么?

    答:加強學生對時尚演藝部門工作特性的了解,提高學生專業能力,培養敬業精神、團隊協同配合能力等,助推學生們在紡織服裝行業、時尚產業、文化創意領域的專業實踐和職業發展。

    『授課教師簡介』

    20.jpg

    林九儒


    時尚傳播學院教師,副教授,教育部高校服裝表演專業分委員會秘書長。研究方向為服裝表演編導理論與實踐、舞臺管理與創作。參與策劃、導演、制作大量舞臺作品,涵蓋大型文藝演出、時尚秀場發布會等。參與法國高定時裝周GUO PEI FW 2018/19 Couture Collection品牌發布會、意大利米蘭時裝周波司登秋冬發布會秀場制作工作,助力中國服飾跨文化交流與傳播。與國內一線實踐保持同步,參與組織策劃、編導如中國國際時裝周等實踐活動71場、社會服務與文化傳承創新等相關演出活動227場、國際交流合作活動20場。


    15『紡織品色彩設計』

    學分:1  學時:16

    問:如何理解色彩中的“色調”?

    答:所謂“色調”中的“色”,其本義表示臉上的神情、氣色,引申泛指物體的色彩,再引申為景象、情景。“以五采彰施于五色”意為呈現五彩繽紛的色彩效果;“調”指和諧,配合得當;“色調”有暖色調、冷色調、灰色調,明色調……,指一幅作品色彩外觀的基本傾向。在明度、純度、色相這三個要素中,某種因素起主導作用,我們就稱之為某種色調。一幅繪畫作品雖然用了多種顏色,但總體會有一種傾向,偏蘭或偏紅、偏暖或偏冷等。

    問:設計師為什么要進行色彩搭配?

    答:“沒有不好的顏色,只有不好的搭配”。有經驗的設計師十分注重色彩在設計中的應用,重視色彩對人的物理、心理和生理的作用。他們利用人們對色彩的視覺感受,來創造富有個性、層次、秩序與情調的環境或產品,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色彩是設計中最為生動、最為活躍的因素。

    『授課教師簡介』

    21.jpg

    劉達


    材料設計與工程學院副教授,藝術與科技專業黨支部書記兼副主任。中國流行色協會教育委員會副秘書長,中央美術學院青年設計100提名導師,《色彩》雜志編委。研究方向為紡織品面料設計及文化研究、文化創意設計及色彩研究。主持北京重點實驗室項目、北京市教育學會項目及企業課題研究項目、學校課題研究項目;作為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高水平學術期刊發表學術論文?!都徔椘飞视柧殹氛n程獲2022年北京市優秀教材課件獎,2022年榮獲北京服裝學院年度教書育人一等獎。


    16『中外美術經典專題賞析』

    學分:1.5  學時:24

    問:沒有美術基礎,可以聽懂嗎?

    答:可以,該門課程面向非藝術類專業學生,用平實易懂的授課方式,講述中外經典繪畫藝術,激發同學們對美術的學習熱情。

    問:在這門課上能學到什么?

    答:同學們可以在藝術欣賞的過程中,對中外美術史發展脈絡、畫家、畫派等構建基本的框架概念,初步具備一定的藝術鑒賞能力。

    『授課教師簡介』

    22.jpg

    宋子伊


    美術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央美術學院本科畢業,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碩士研究生畢業,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學博士在讀。民革黨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藝術基金創作人才。作品先后入選全國美展、全軍美展、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等多個國家級重要學術展覽,多張作品收藏陳列于中國國家博物館、北京市政協、嘉興市博物館等。


    17『中國古代裝飾藝術賞析』

    學分:2  學時:32

    問:為什么要開設這門課程?

    答:本課程為美術學院設計基礎教學部開設的選修課程。該課程通過對中國清代以前各重要歷史時期裝飾藝術經典作品的表現形式、風格及美學特征的分析與講授,使學生初步了解中國古代裝飾藝術的起源、發展與流變、不同時代的風格特點及成因,揭示不同時代國人在物質與精神層面的審美風尚,使學生領會中國古代裝飾藝術所具有的獨特美學特性,引導學生從中國傳統文化藝術中發現美,汲取“中國美”的精華,培養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認同感,提高其審美能力,提升民族自豪感,增強民族自信心。

    問:什么是“裝飾藝術”?

    答:裝飾,“裝者,藏也,飾者,物既成加以文采也。”(《辭源》)指對既成器物的表面通過添加文飾、色彩以達到心理與視覺愉悅(美感)的作用。裝飾藝術(英:decorationart、法:art déco)一詞源自20世紀20至30年代在美、英、法等歐美國家興起的“裝飾藝術運動”,是視覺藝術的一種表現形式。與作為純造型藝術的繪畫、雕塑相區別的是:裝飾藝術是藝術+設計+生產工藝,兼具“繪畫藝術”與 “設計藝術”于一體,其目標是設計與制作既美觀又具有實用功能的作品或產品。裝飾藝術不僅是單一的視覺藝術表現形式,還體現了人們對日常生活中“物質美與精神美”的追求,是彰顯文化傳統和時代精神的一種表達方式。

    『授課教師簡介』

    23.jpg

    張向宇


    美術學院教師,從事藝術設計類專業基礎課教學工作,從教20年。1996年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染織服裝系染織專業本科畢業,2000年北京服裝學院工藝美術系碩士畢業,研究方向為中國傳統裝飾藝術。曾任職于學校民族服飾博物館,主要從事民族服裝收集、整理、展示及展覽講解工作,同時承擔設計基礎教學工作。獲評北京高校優秀專業課(公共課)主講教師、“紋的宇宙-WZD2022紋藏國際紋樣設計大賽”優秀指導教師獎、 “2023國際環保公益設計大賽中國賽區”優秀指導教師獎。出版專著、教材多部,發表論文及作品多篇(幅)。


    18『生態藝術與設計』

    學分:1.5  學時:24

    問: 不同學科背景能在課程中學到什么?

    答:學到設計方法、轉化成果的方法、發現問題的方法、拓展創造力的方法和協同合作的方法。

    問: 課程內容是什么?

    答:基于生態藝術和設計的研究,推動生態產業優化升級,提升藝術設計價值。城市快速發展,需要以生態系統服務為導向,對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和諧關系進行思考和處理。課程涉及三個研究方向,包含生態藝術與城市文化、可持續形態與系統設計、創新設計與社區研究。

    『授課教師簡介』

    24.jpg

    郝杰


    藝術設計學院教師。曾就讀于英國皇家藝術學院、中央美術學院,皇家藝術學院中國學者學生聯合會(RCACSSA)聯合創辦人。作品在多地展出,包括北京,倫敦,曼徹斯特等。曾于英國皇家格林威治博物館、埃森哲公司工作。研究方向專注于機械交互、生態藝術、可參與性、裝置與空間的關系。


    19『中國造園藝術概觀』

    學分:1.5  學時:24

    問:課程名稱為什么是“造園藝術”而不是“園林藝術”?

    答:“園林藝術”是賞析角度,“造園藝術”是設計研究角度,從Garden到Gardening,從游客到“主園之人”,從體驗到創作的思維反轉。

    問:不同專業的學生能從這門課學到什么?

    答:基礎篇——以中國傳統園林美學及造園手法為核心內容,通過講授園林類型和風格特征、發展演變歷史、造景要素與手法,引導學生賞析園林藝術特色、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晉級篇——引導學生思考中國園林的社會、歷史、生態、經濟、美學等多重價值和設計方法意義,鼓勵其積極嘗試將自然山水的景象特征、詩情畫意的意境塑造、紋樣符號的形式語匯等與各自專業相結合,展開跨學科創新性思考。

    問:理論課程會不會太枯燥?

    答:這是中國造園藝術的入門級賞析課,基礎理論結合案例精講。課程強調“活態的”中國園林,以傳統園林美學滋養當代時尚生活。課程作業形式自由,鼓勵合作,學生可在當代人居環境建設、公共藝術創作、繪畫與雕塑、服裝服飾設計、表演場景營造、文化產業發展、時尚傳播等領域大膽探索、創新表達。

    『授課教師簡介』

    25.jpg

    孟凡玉


    藝術設計學院環境設計系助理教授,北京林業大學風景園林學博士,高級工程師。立足中國傳統園林藝術理論研究,同時關注現代景觀語匯及根植于場地的設計學途徑,發表學術論文10余篇。曾獲英國景觀行會(BALI)景觀獎、美國風景園林師協會(ASLA)綜合類榮譽獎、全國優秀工程勘察設計獎等獎項。主講《景觀設計史》《景觀設計2》《種植設計》以及研究生工作營等課程。


    20『時尚產品結構設計』

    學分:1  學時:16

    問:什么是產品結構設計,為什么它在產品開發中如此重要?

    答:產品結構設計是指將產品的概念設計轉化為具體實施方案的過程,包括零部件布局、組裝方式及功能實現等。它在產品開發中至關重要,因為是使產品從理念走向現實的關鍵步驟。合理的結構設計可以確保產品性能的穩定性和使用壽命,同時優化制造成本和效率。此外,良好的結構設計有助于提升用戶體驗,增強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問:選修這門課程能給我帶來什么?

    答:課程旨在培養學生對產品設計原理和關鍵技術的深刻理解。學生將學習各種產品結構和工作原理,掌握運動機構設計,并能根據需求進行方案設計。課程強調創新設計思維,激發學生探索新穎設計理念,同時注重實踐能力培養,使學生能夠將理論知識與實際工程相結合,為我國產品設計領域的創新和發展貢獻力量。

    『授課教師簡介』

    26.jpg

    裴葉青


    服飾藝術與工程學院工業設計專業助理教授,畢業于中國農業大學,獲工學博士學位。為本科生和研究生主講人類工效學基礎、產品結構設計等課程。主要研究方向為人類工效學應用設計。發表多篇相關論文,其中SCI、EI收錄7篇;授權專利1項;授權軟件著作權5項;主持北京市教委科研計劃項目,參與“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基礎科研項目;獲2023-2025年度北京市科協青年人才托舉項目被托舉人稱號。


    21『設計與實踐』

    學分:1  學時:16

    問:為什么選擇這門課程?

    答:這門課程將帶你走進設計的奇妙世界,從實踐中領悟設計的本質。通過案例分析和實地考察,深入了解設計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和影響,為職業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問:我能從這門課中獲得什么?

    答:你將學會如何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升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與設計專家的互動交流,探索設計的多樣性和創新性,激發設計潛能。

    『授課教師簡介』

    27.jpg

    劉蘭玉


    生于百年蘇繡世家,母親是家族第四代蘇繡傳人。LANYU品牌創始人,全線設計總監。旗下有知名品牌蘭玉高定婚禮服、LANYU高級成衣、Les Fées de Lan(蘭精靈)成衣。不拘泥于純粹的高定禮服或婚紗,創新性打造高貴雅致的“婚禮服”風格,堪稱“真愛般浪漫”品牌風格的首創者,被法國時尚媒體譽為“高定婚紗女王”。2015年,攜高定作品登上有“巴黎時尚圣經”之稱的《L'officiel》雜志,被稱為“高級定制女王”,成為首位登上該刊的中國高定設計師。是第一位連續在巴黎大皇宮發布高定時裝秀的華人設計師、唯一一位自2013年以來連續在巴黎大皇宮發布高定婚紗系列的時裝設計師,也是首位同時在紐約時裝周發布高級成衣的華人設計師。


    22『紡織文化遺產文獻選讀』

    學分:1 學時:16

    問:修讀這門課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答:文獻閱讀是學習和研究傳統服飾的基本功。本課程以紡織文化遺產相關辭書、輿(車)服志及圖像史料等為學習對象,通過教師領讀和自主閱讀相結合的方式,以服裝結構形制、色彩、材料為線索就文獻內容進行解析,介紹文獻查閱的方法,培養閱讀文獻的習慣,為學生日后升學或從事傳統服飾創新設計工作提供知識儲備,助力文獻素養的提升。

    問:這門課程適合哪些專業?

    答:課程面向大二及以上年級同學選修,不限專業。課程提供配套學習資料,同學可以從中選擇與自己專業相關的內容展開學習。授課過程注重閱讀方法和思維模式的訓練,內容強調通識性,課后需要完成讀書筆記。

    『授課教師簡介』

    28.jpg

    朱博偉


    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助理教授,設計學博士。非物質文化遺產“袍褂裁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主要研究方向為傳統服飾文化,在《裝飾》《絲綢》等核心期刊及研討會發表論文12篇,作為主要成員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

    29.jpg

    劉大瑋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助理研究員,設計學博士。中國針織工業協會專家技術委員會委員,北京服裝學院、東華大學碩士研究生校外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紡織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創新,在SCI、EI、AMI、CSSCI等核心期刊索引論文31篇,出版專著1部,授權中國專利4項,主持國家級、省部級課題6項。


    23『拼布藝術賞析與制作』

    學分:1.5  學時:24

    問:請問,你喜歡做手工嗎?

    答:本課程全程需利用小布塊、針和線,進行手工拼、貼、壓線等布藝手工。

    問:你想在課余時間學會一門生存必要的手藝嗎?

    答:我們經常需要縫縫補補一些生活用品,讓自己的心愛之物陪伴我們更長久一些。那么這門課就會讓你具備這樣的技能。

    問:你想擁有自己縫制的包包嗎?

    答:本課程將帶著大家一起制作幾款自己心愛的小包包。

    『授課教師簡介』

    30.jpg

    崔明海


    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服裝人體工學、服裝造型與紙樣、數字服裝設計。


    24『服飾化學與化妝品』

    學分:1.5  學時:24

    問:你知道你的衣服曾與哪些化學品親密接觸過嗎?

    答: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功能性紡織品的需求越來越高,吸濕快干、防水透濕、防水拒油、單向導濕等成為關鍵詞。這些帶給人們舒適、方便的功能性紡織品多數是經化學品整理制備的。本課程會介紹常用于織物功能整理的化學品,包括這些化學品與人體健康的關系。

    問:你想更加了解化妝品嗎?

    答:隨著科技的發展,各種新型的、高效的、功能的、生物的、天然的、溫和的化妝品原料層出不窮,越來越體現出時代特征和科技含量?;瘖y品已成為人們美化生活、愉悅身心的必需品。課程主要介紹化妝品基本知識和相關的皮膚、毛發、牙齒科學、乳狀液理論相關知識。

    問:本選修課開課目的是什么?

    答:本課程開設的目的是為喜歡服飾化學和化妝品的同學提供學習機會,系統學習服飾化學與化妝品的材料、種類。講授內容聯系實際,注重服飾和化妝品的功效性、實用性,通過課程學習,能幫助我們合理選擇服飾和使用化妝品。

    『授課教師簡介』

    31.jpg

    劉會影


    材料設計與工程學院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教師。理學博士,博士畢業于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為光電功能材料與時尚功能化學品。曾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北京市及企業橫向項目多項,發表多篇學術論文。

    32.jpg

    裴廣玲


    材料設計與工程學院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教師,多年教授紡織工程與紡織品課程。工學博士,博士畢業于天津大學,專業為材料學。主要研究方向為功能性高分子材料與功能紡織品。主持北京市及企業橫向項目多項,發表多篇學術論文。


    25『產品三維建模技術』

    學分:1.5  學時:24

    問:本課程的目標和講授內容是什么?

    答: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和應用的日益普及,以計算機為主要設計工具已成為信息化時代設計領域的必然趨勢,而三維建模技術提供給設計方案完整的描述方式,在設計領域已廣為應用。課程以計算機為手段,以設計為目的,以目前流行的三維建模軟件Creo Parametric為平臺,講授三維設計軟件的建模原理,培養學生使用設計軟件進行創意表現的能力。課程主要內容包括產品特征建模,講述特征建模原理、繪制草圖、各種基本特征和輔助特征的創建方法;曲線和曲面建模,講述曲面建模原理、各種曲線和曲面的創建方法、曲面編輯等。

    問:具體選課要求是什么?

    答:具有一定計算機基礎的大二、大三學生,且非產品設計及工業設計專業學生。

    問:具體成績評定方法是什么?

    答:最后成績由日常課堂表現、平時作業和結課作業組成,其中平時課堂表現成績主要由學生上課考勤情況和上課提問、上課互動兩部分組成。平時作業成績由每次課的課堂上機練習和課后上機練習兩部分成績組成。結課作業為課程結束時,學生依據所學知識完成產品三維模型的自由創作。

    『授課教師簡介』

    33.jpg

    楊洪君


    工業設計專業教師,碩士生導師,北京理工大學工學博士。主要研究領域為可持續設計、產品數字化設計等。


    26『傳統太極拳』

    學分:1.5  學時:24

    問:這門課為什么叫《傳統太極拳》?和其它太極拳有什么區別嗎?

    答:太極拳是中華武術文化中的優秀拳種之一,是中華民族在長期生活實踐中積累和豐富起來的寶貴文化遺產。1949年后,被國家體委統一改編用于強身健體之體操運動、表演、體育比賽等。太極拳分類主要有傳統太極拳和競技太極拳,分為健身養生類、競賽表演類、防身自衛類。傳統太極拳主要有陳、楊、武、吳、孫等幾大流派,分別有不同的傳承和發展,我們將要學習的就是傳統太極拳中的武派太極拳,是由清朝中葉直隸廣平府永年縣武禹襄先生所創編的。

    問:習練傳統太極拳有什么好處呢?

    答:太極拳是一種柔和、緩慢、輕靈的拳術,動作輕柔圓活,處處帶有弧形,動作連綿不斷,勢勢相承。其動作剛柔相濟,既可技擊防身,又能健身強體、防治疾病,深受人們的喜愛。太極拳是不分老幼、男女生兼收的一項修身養心、內外兼修的運動。學習太極拳對外能利關節、強筋骨、 壯體魄,對內能理臟腑、通筋脈、調精神,對調節內環境的平衡、調養氣血、緩解身心疲勞、改善人體機能、增強體質十分有益。

    問:通過這門課,我能學到什么?

    答:中國的傳統太極拳發展至今已有百余年歷史,通過這門課我們首先會了解到太極拳這一悠久傳統武術的發展歷史,了解太極文化和太極理論,增加對太極拳的了解。其次,我們會學習一套三十式的傳統武式太極拳,適用于表演、比賽等場合。此外,課上還會學習許多傳統武術的基本功,以及一些簡單的技擊技術,幫助我們逐步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運動習慣??傊畷尨蠹沂斋@滿滿呦!

    『授課教師簡介』

    34.jpg

    高瑩


    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教師,中國傳統武式太極拳第七代傳人,中國武術四段,二級社會體育指導員,自幼隨父習練傳統武術三十余年,擅長太極拳、械、心意拳等內家拳。現任北京武式太極拳專業委員會秘書長、中國國家武術協會會員、北京服裝學院教職工太極拳協會會長、鄭州武式太極拳研究會理事。致力于武式太極拳的傳播與發展,利用工作之余努力傳播、不遺余力,“習武是愛好,傳承是責任”!


    27『電影中的藝術與藝術家』

    學分:1.5  學時:24

    問:這門課是什么內容?

    答:本課程為藝術專業類選修課程。通過分段課程講授電影中的藝術與藝術家,讓學生理解藝術流派、色彩特點、構圖形式等在電影中的體現。教學目標是分析歷史名畫名作、名家藝術歷程相關電影,分析不同構圖特點、畫面語言,拆分學習的內容和畫面,進而探索相關美學價值意義。

    問:通過學習這門課能得到什么收獲?

    答:領略藝術的光影之旅。同學們將在課程中總結之前的專業學習、擴充審美的認識積累,通過講解、分析、片段欣賞、交互探討等,提高審美和系統化認識,并為之后的專業創新實踐進行審美熏陶和知識積累。

    『授課教師簡介』

    35.jpg

    謝意


    美術學院副教授,中央美術學院造型藝術研究所博士,中國人民大學博士后。中國美協會員。作品多次入選全國美展、中國油畫學會展覽等全國展覽,多篇論文發表于CSSCI專業期刊。2017年,作品《假想的故鄉》獲國家藝術基金青年創作項目。


    28『校園文化挖掘與創新』

    學分:1.5  學時:24

    問:這門課程主要學習什么內容?

    答:主要內容包括校園文化資源概述、我國傳統服飾文化、校園文化內涵的挖掘及形式創新、項目策劃及項目管理等。

    問:上課的形式是怎樣的呢?

    答:這門課是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的課程,通過對已有校園文化內涵進行深入挖掘,了解校園文化的本質和特點,加強對其歷史背景、內涵、傳承等方面的研究和認識,發現校園文化資源中的潛在價值和創新點,并將其以多種多樣的創新形式進行呈現,包括但不限于戲劇、電影、視頻、文創產品、展覽展示等。同時,通過對項目策劃及管理知識的學習可以呈現系統的項目策劃書。

    問:選擇這門課會有怎樣的收獲?

    答:對北服的校園文化有更為深刻的理解;交到更多好朋友;有機會參加各種比賽。

    『授課教師簡介』

    36.jpg

    陳果 宣曉晏 索珊


    索珊,商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教師,經濟學博士。一直從事國際貿易、國際經濟合作、可持續時尚等領域的研究,主持參與多項省部級課題,參與多部專著及教材編寫。教學方面專注于教學形式改革、課程思政及美育融入教學的研究。

    宣曉晏,商學院文化產業管理專業教師,藝術學博士。本碩博均畢業于中央戲劇學院,受過系統、專門的劇本創作與演出實踐訓練,獨立編劇創作多部話劇作品、影視劇作品等。從事戲劇與影視政策研究、文化治理研究等,主持、參與國家級、省部級課題多項,發表學術論文十余篇。堅持以科研反哺創作,開拓創作視野、提升創作高度。

    陳果,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教師,藝術學博士。一直致力于傳統服裝文化、服裝結構方面的教學和科研工作,主持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青年項目和清華大學柒牌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與保護基金項目,參與多項國家級、省部級課題,發表學術論文十余篇。


    29『時尚設計行業求職指南』

    學分:1  學時:16

    問:在本課程中能學到什么?

    答:在這門課程中,你將學習、了解時尚行業的當前形勢、如何撰寫有效的簡歷、創建專業且個性化的作品集,以及如何提升面試技巧。課程結合理論知識和實踐練習,包括模擬面試,旨在為時尚行業的職位申請做準備。

    問:誰應該選修這門課程?

    答:這門課程設計給有意在時尚行業發展職業生涯的設計專業二、三年級學生。對于希望全面了解就業市場并發展必要求職技能的學生尤其有益。

    問:課程如何助力我未來的職業發展?

    答:本課程將為你提供進入時尚行業的寶貴經驗,分享通過簡歷和作品集有效向潛在雇主展示能力的技巧。這些能力將大大提高你在時尚設計領域的就業競爭力。

    問:這門課作業多嗎?

    答:作業量非常合理。會要求大家梳理出來更能展示自己優勢的簡歷和作品集,希望能真正服務于同學們未來的擇業就業。

    『授課教師簡介』

    37.jpg

    周小凡


    北京服裝學院服飾藝術與工程學院助理教授。本課程講授面試技巧部分。

    38.jpg

    國情


    服飾藝術與工程學院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箱包皮具設計、版型與工藝,時尚作品集。本課程講授作品集部分。

    39.jpg

    楊思容


    服飾藝術與工程學院助理教授。


    30『服裝的時尚與功能』

    學分:1.5  學時:24

    問:請以我校牽頭的冬奧比賽服研發為例,說明這些“戰衣”如何進行時尚與功能的緊密融合?

    答: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比賽服的研發中,研發團隊主要解決“快、護、暖、美”四個關鍵技術問題,實現競速類項目服裝、防護材料及裝備、耐低溫保障材料及裝備、技巧類項目服裝四類產品創新,保證功能性與美觀性兼備。以速度類服裝為例,設計了類似高爾夫球上蜂窩結構的表面粗糙的面料,減少尾流的湍流現象,起到減阻作用。經過上千小時風洞測試,研發出跨尺度最佳減阻結構。款式設計注意中國文化輸出、講好中國故事,助力運動員取得佳績。

    問:智能服裝可以應用在哪些領域,包括哪些前沿技術?

    答:智能服裝是將傳感器、計算機、通訊、控制等技術與服裝相結合,實現智能化、個性化、多功能化的服裝。智能服裝的應用領域包括生理健康監測、競技能力提升、智能生活應用、時尚科技表現等。智能服裝的前沿技術包括可穿戴技術、智能纖維、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隨著AI技術的新發展,智能服裝必將有更大的拓展和創新。

    『授課教師簡介』

    40.jpg

    劉莉


    北京服裝學院服裝科技研究院院長、??茀f秘書長,長聘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服裝舒適與功能、高性能服裝研發。作為冬奧比賽服研發專項負責人,為短道速滑、速度滑冰、花樣滑冰、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等9支國家運動隊研發訓練比賽服,助力2022年北京冬奧會中國代表團總成績中的5金2銀2銅。研究成果被媒體專題報道150余次,曾作為“中國青年心中的榜樣”登上央視《開講啦》節目,為科普工作做出積極貢獻。


    31『雅思口語』

    學分:1  學時:16

    問:通過課程可以得到怎樣的收獲?

    答:課程以雅思口語技能培養訓練為主要教學內容,通過授課、練習、模擬考試等方法,幫助學生適應口語考試,提高英語聽說能力。通過參加課程,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題型的答題技巧,提高解題能力和判斷力。

    問:課程有哪些特色呢?

    答:課程幫助學生熟悉雅思口語要求,掌握回答技巧。授課教師有多年海外學習生活經歷,曾在知名出國留學外語培訓機構任教多年。傳授口語邏輯思維搭建方法、口語題型分解、流利表達技巧。同時,提供考題預測及考前模擬也是一大特色,幫助學生更好地建構口語表達方式。

    『授課教師簡介』

    41.jpg

    李夢輝


    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講師,碩士就讀于英國牛津大學。有豐富的留學申請經驗,斬獲包括英國牛津大學、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SE)、英國華威大學商學院(WBS)、愛丁堡大學、圣安德魯斯大學、曼徹斯特大學等英國多所高校offer。曾任環球雅思學校 (北京) 雅思講師( VIP講師);新東方學校大班雅思口語講師、新東方學校(重慶) 大班雅思口語講師。學生反饋好,打分高。


    32『爵士舞入門基礎與風格融合』

    學分:1  學時:16

    問:沒有舞蹈基礎,可以選這門課嗎?

    答:問題不大。在這門課里,“有趣”比“標準”更重要,學會“聽音樂”比“背動作”更有效。突破觀念上的固有認知,激活身體、建立自信,對音樂的感受、對空間的認知、情感思想的表達、開闊的眼界、敞開的身心狀態都是核心要素。舞蹈屬于舞臺,但更該屬于生活,人人都可以自在起舞。

    問:課程內容是怎樣的呢?

    答:主要包括爵士舞歷史源流與發展脈絡、基礎動作與技術技巧、組合與編排、舞蹈風格與創新四部分。通過課程,大家可以了解爵士舞的基礎知識,學習爵士舞的動作、技巧、編排,以及服化道的整體設計方法,還能通過與不同元素的結合,體驗到爵士舞多樣的風格性與融合性,最終完成簡單片段的編創表演。在提升舞蹈能力的過程中,同步促進日常設計創新能力的提升。

    『授課教師簡介』

    42.jpg

    李昕


    服飾藝術與工程學院產品設計專業教師,藝術學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少數民族服飾文化、藝術人類學,在重要學術期刊及國內外學術會議上發表多篇論文。有過五年爵士舞教學經驗,擅長爵士舞與不同舞種文化、風格的融合編創。


    33『啦啦操』

    學分:1.5  學時:24

    問:什么是啦啦操?

    答:啦啦操融合了體操、舞蹈、音樂和健身等多種元素,是一項非常火熱的集體運動,通常在音樂伴奏下進行,旨在通過復雜的舞蹈動作和高難度的技巧,充分展現團隊凝聚力和運動技術。它不僅強調參與者的運動能力,還展現了運動員們的青春活力和積極向上的團隊精神。此外,啦啦操也是一種時尚的藝術形式,可以結合不同的創意元素,如口號、舞伴特技、技巧表演等,以及服裝、隊形變化和特定的道具來增加表演效果和觀眾互動體驗。

    問:學習啦啦操有什么好處?

    答:在啦啦操課程學習中,既能夠得到身體技能的學習提升,又能夠通過規律的鍛煉培養百折不撓、戰勝困難的精神品質,培養集體意識,加強團隊協作能力;依托啦啦操項目的獨特魅力,需要表演者擁有很強的舞臺表現力和動作感染力,形成樂觀、積極向上的生活學習態度,增強體質,促進全面發展。

    『授課教師簡介』

    43.jpg

    張文龍


    文理學院體育部教師,助理教授。健美操國家級運動健將,啦啦操一級教練員、裁判員,北京市大體協健美操藝術體操分會委員。北京服裝學院健美操、啦啦操校代表隊主教練,多次指導校隊隊員參加全國各級比賽并獲得優異成績。


    34『設計與生活』

    學分:1.5  學時:24

    問:什么是設計?

    答:設計是人類為實現某一特定目的而從事的創造性活動,體現于一切人造物的形成過程之中。廣義上的“設計”是人類改變原有事物,使其變化、增益、更新、發展的創造性活動。而狹義上的“設計”,指的是把一種規劃、設想、問題解決的方法,通過視覺方式傳達出來的活動過程。既以明確的觀念作為最終作品的充分前提,以推進其實現并達成目標的現實手段為基礎,完成對形式的建構過程的創造活動。在專業領域內稱之為“設計”。

    問:設計大致分幾個發展階段?

    答:關于設計的發展階段,不同學者有不同的分類視角,這里傾向于較為適中的劃分方法,大致可分如下階段:手工業時期的設計,從史前社會到1750年;手工業時代向工業時代轉型的設計,從1750年到1915年;形成時期的現代設計,從1915年到1940年;成熟和繁榮時期的現代設計,從1940年到1960年;后工業社會的設計,從1960年至今,含面向未來的設計。

    問:目前設計界較為提倡的設計理念有哪些?

    答:設計理念是設計師在空間作品構思過程中所確立的主導思想,它賦予作品文化內涵和風格特點。隨著設計文化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設計理念得到極大豐富。常見的有可持續設計、情感化設計、用戶體驗設計、以人為本的設計、無障礙設計、模塊化設計等。

    『授課教師簡介』

    44.jpg

    羅家莉


    文理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為工業設計、機械設計。多次獲得校級教學優秀獎、德育優秀獎、骨干教師、桑麻獎教金;講授的《機械設計基礎》及《工程制圖》課程多次獲校精品課程稱號;負責的多項教改立項先后獲紡織部、紡織工業聯合會及學校教學優秀成果獎等;多篇論文先后獲北京市第八次及第九次優秀高等教育科研成果獎;先后發表論文、出版學術著作50余篇(部)。


    35『塑形與體重控制』

    學分:1.5  學時:24

    問:我們每天掛在嘴上的“減肥”到底是要減什么呢?

    答:人類身體主要由脂肪、肌肉、骨骼和其他成分(如水分等)組成。脂肪成分的重量通常被稱為脂體重,非脂肪成分的重量則被稱為瘦體重。脂體重占體重的百分比就是體脂率。只有減少脂體重才能降低體脂率,減肥要減的是脂體重,除了必須脂肪和一定量的儲存脂肪之外,其他多余的脂肪才是減肥的關鍵,減掉這些多余的脂肪,才能夠有效達到健康減肥的目的。

    問:哪些學生可以選這門課程?

    答:已修過體育1和體育2的二、三、四年級所有專業的女生。

    問:通過這門課程的學習我們可以獲得什么?

    答:你腦中是否想象過一個理想的身材,你要花點時間思考自己真正的需求。是要六塊腹肌,還是一個平坦的腹部;是要像運動員一樣粗壯的胳膊,還是要緊致、有線條的手臂?;蛟S你想打造你的身材,但要保持它該有的曲線,你的身體由你來選擇。本課程的塑形訓練會幫助你重新認識你的身體,擁有健康并保持規律運動,獲得理想身材。

    『授課教師簡介』

    45.jpg

    邰瑩


    文理學院體育部副教授,碩士,畢業于首都體育學院。研究方向為體育教育與訓練。目前開設北京服裝學院女生特色藝術體育類課程——普拉提,教學效果良好。公開發表科研或教研論文18篇,北京市青年英才項目1項,指導學生參加排球競賽和冰壺競賽獲省部級獎12項。


    36『破圈營銷』

    學分:1  學時:16

    問:這門課程主要講什么?

    答:本課程是一門應用型課程,基于品牌思維,對如何樹立品牌思維、構建新品牌、破圈突圍、塑造品牌形象、擴大品牌傳播力、打贏品牌戰、破局創新等展開分析,結合當前熱點案例,采用知識講授與案例討論分析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了解品牌破圈、品牌營銷的基本理論,為學生提供品牌創新的探索體驗,為創業或就業中的品牌運作提供知識積累。

    問:這門課程的主要教學目標是什么?

    答:課程教學旨在使學生了解品牌破圈、品牌營銷的基本理論,以及在當前互聯網快速發展和品牌激烈競爭的背景下,有哪些創新的品牌營銷思想、方法和手段,為非商科學生樹立一定的品牌商業思維,提升學生的商業創新及應用能力。

    問:非商科同學可以選修嗎?

    答:完全可以。這門課對于專業沒有特別要求。

    『授課教師簡介』

    46.jpg

    王涓


    商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品牌營銷、市場調研等。


    37『高等數學的思想與方法2』

    學分:1.5  學時:24

    問:這門課程對選課學生有什么要求?

    答:高等數學課程是絕大多數工科專業的必修課程, 在個人專業未來的發展上,大多數人會由于數學基礎扎實而受益。本課程希望參與課程的同學在學習過程中能夠將學習興趣轉化為學習動力,通過課程學習逐步實現用大學數學知識(不限于高等數學課程)去解讀、解決生活、學習過程中遇到的相關問題。簡單地講,就是數學有用。當然,在學習數學課的過程中,需要每個同學勤于思考,善于將所學知識用于解決具體問題。

    問:高等數學如何學習?

    答:學習數學的目的在于利用已有的知識體系解決復雜問題。在高等數學的學習過程中, 大家要體會整個高等數學知識體系如何一步一步建立起來, 在這個過程中會有相當多利用簡單的已知來解決復雜問題的實例(比如利用簡單極限與四則運算法則計算復雜極限, 利用基本初等函數的求導公式得到積分公式等)。因此, 我們在學習過程中要抓住課程知識體系的主線,關注最基本的定理與公式,理解這些最基本的結論如何使用,在遇到復雜問題時就不會畏懼。

    『授課教師簡介』

    47.jpg

    謝偉獻


    文理學院副教授,碩士。1999年參加工作, 長期從事工科各專業的大學數學類課程教學,曾長期負責高等數學課程的教學工作, 是學校高等數學競賽工作負責人。


    38『當代復雜性方法論』

    學分:1  學時:16

    問:什么是復雜性科學?

    答:復雜性科學是指以復雜性系統為研究對象,以超越還原論為方法論特征,以揭示和解釋復雜系統運行規律為主要任務,以提高人們認識世界、探究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為主要目的的一種“學科互涉”。

    問:  什么是復雜性方法論?

    答:就是利用復雜性思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從中抽取出來一般的規律和方法。

    『授課教師簡介』

    48.jpg

    孫燁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副教授。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科學技術哲學專業哲學博士,哈爾濱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科學技術哲學專業碩士,北京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后。曾任職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科技發展處、學術委員會。10年來始終致力于復雜性的方法論研究,公開發表CSSCI論文多篇,主持省部級項目并參與多個國家級課題的完成,文章被重要期刊轉載。


    同學們可查看下方北京服裝學院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全部線下公選課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