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精品影视高清无广告播放 ,国产欧美一级A片无码免费下_4K免费播放

您的位置: 首頁 > 北服新聞

字號: A A A

  • 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北服“智”造“非遺藝苑”賦能鄉村振興
  • 2024-09-06
  • 來源:黨委學生工作部、藝術設計學院
  • 作者:黨委學生工作部、藝術設計學院
  • 編輯:于思佳
  • 閱讀次數:
  • 為積極響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在京華大地形成更多生動實踐,近期,北京服裝學院黨委學生工作部聯合藝術設計學院黨委,深入挖掘鄉村文化資源,開啟“‘智’造‘非遺藝苑’賦能洪水峪村鄉村振興”實踐項目。在項目負責教師侯煒國老師的帶領下,北服師生歷時兩個月,利用現代科技和藝術設計,與門頭溝區清水鎮洪水峪村開展深度合作,推動鄉村文化、經濟振興。

    640 64010.jpg

    參與實踐項目師生合影


    此次實踐項目緣起于北京服裝學院2010屆校友、國家級非遺口技第四代傳承人張建平派駐洪水峪村擔任第一書記,扎根鄉村、傳承非遺,用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助力美麗鄉村建設的動人事跡。她利用在北服學到的專業知識,為經濟薄弱鄉村探索產業之路,實現了從零到一的產業發展。項目組成員從張建平校友的事跡得到啟示,在前期調研階段,深入洪水峪村了解當地文化特色和非遺資源,與村民深入交流,發現洪水峪村擁有豐富的非遺資源,例如口技、山茶制作、納鞋底等,但由于缺乏有效的傳播機制,這些技藝面臨傳承斷代,亟待保護。

    為保護和傳承這些非遺技藝,團隊成員開展因地制宜的創作。將傳統技藝與現代科技結合為新質生產力,創作出一系列具有創新性和藝術性的作品。例如,將剪紙藝術與現代激光雕刻技術相結合,創作出具有時尚感的剪紙作品;以洪水峪村的山水風光為靈感,創作出獨具特色的漆扇作品;以洪水峪村的民俗文化為主題,創作出展現當地生活場景和風土人情的版畫作品。這些作品不僅展現了非遺技藝的獨特魅力,也充分融合門頭溝區“生態立區、文化興區、科技強區”發展戰略,為自然生態增添了別樣的新場景。

    經過兩個月的努力,團隊成員完成所有作品創作,開始進行布展工作。他們將作品布置在洪水峪村的“非遺小院”內,打造了一個充滿藝術氛圍的展覽、教學、體驗空間。

    9月1日,作為大中小學思政一體化“開學第一課”的重要內容,“智”造“非遺藝苑”展覽在“非遺小院”正式開幕。開幕式上,門頭溝區清水鎮黨委副書記蘇會會,門頭溝區清水鎮宣傳委員孫成成,洪水峪村兩委干部張秀停,第一書記、口技傳承人張建平,門頭溝區清水學校校長王輝,門頭溝區非遺項目靈山山茶制作技藝傳承人陳燕,鞋墊繡花傳承人張志秀、張秀芬,以及北京服裝學院黨委學生工作部部長江建,藝術設計學院黨委書記丁蕾、副書記張弛,清水學校師生和洪水峪村村民30余人參加。

    清水鎮黨委副書記蘇會會為我校藝術設計學院黨委書記丁蕾頒發“大山之友”聘書,表達了清水鎮黨委對北京服裝學院助力鄉村振興的感謝。學校團隊成員為村民、同學們展示了創作作品并進行講解。

    640-1 640-105.jpg

    領取“大山之友”聘書

    640-2 640-207.jpg

    為師生講解版畫

    640 2 640 203.jpg

    講解靈山山茶制作技藝

    640-1 2 640-1 204.jpg

    傳授鞋墊繡花技藝

    640-3 640-308.jpg

    講解盤扣


    侯煒國、李向東老師帶領團隊成員進行版畫與漆扇制作現場教學。同學們熱情高漲,爭先恐后參與,展現出對傳統文化的熱愛,進一步增強了文化自信。

    640-4 640-409.jpg

    同學們親身參與版畫制作

    640-2 2 640-2 206.jpg

    漆扇制作


    制作結束后,團隊成員幫助村民把做好的漆扇掛在樹上,瞬間整個小院呈現了一場“沉浸式”的漆扇展。口技傳承人張建平還現場表演了口技傳統節目“百鳥爭鳴”,在場大小朋友們嘆為觀止,現場響起熱烈掌聲。

    項目負責人侯煒國老師表示,“智”造“非遺藝苑”項目不僅是一次藝術創作活動,更是一次文化傳承和鄉村振興實踐。希望通過項目喚起人們對非遺文化的關注,推動非遺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讓同學們在祖國大地創造更多藝術作品,用青春力量為鄉村振興助力增彩。

    此次“智”造“非遺藝苑”展覽吸引了大量村民和游客們,他們被這些充滿創意和藝術性的作品所吸引,加深了對非遺技藝的濃厚興趣,也激活了保護、傳承、發揚非遺技藝的熱情。據悉,北京服裝學院將持續開展一系列活動,立足設計專業“小窗口”,做好服務人民“大文章”,激勵師生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以學科優勢為鄉村振興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