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服裝學院是一所有著深厚家國情懷和鮮明辦學特色的時尚高校。學校前身是1959年2月創建的北京紡織工學院,1961年7月更名為北京化學纖維工學院,1987年2月改擴建為北京服裝學院,是我國第一所公辦服裝高校。1998年,學校劃歸北京市管理。2019年由理工院校轉為藝術院校,2020年明確為北京市高水平特色型大學。 詳情
您的位置: 首頁 > 北服新聞
- 為人民而設計 | 北服設計閃耀“良渚論壇”
- 2023-12-04
- 來源: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
- 作者: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
- 編輯:于思佳
- 閱讀次數:
-
12月3日, 作為中國支持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八項行動之一,由文化和旅游部、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良渚論壇”在浙江省杭州市開幕。首屆“良渚論壇”主題為“踐行全球文明倡議,推動文明交流互鑒”,同期舉辦了“新時代青年漢學家分論壇”“藝術家分論壇”和“藝匯絲路”訪華采風作品展等活動,深化同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文明對話。

“良渚論壇”開幕式
在“良渚論壇”開幕式及歡迎儀式“良渚之夜”等活動中,由北京服裝學院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楊慧副教授、顧遠淵副教授、王藝璇老師等組成的設計團隊擔綱完成禮儀人員服裝的全部設計制作工作。禮儀服裝設計主題為“文明肇始”,力求將傳統融入現代,是五千年文化積淀賦能的當代呈現,更是中華文化自信的形象表達,發出新時代中國與世界對話的時尚語言。同時,作為“良渚MEI”生活美學聯盟項目研究的成果,本次服裝設計也是在大型國際文化交流活動中對良渚古代文化元素活態傳承、現代應用的成功實踐。


禮儀服裝
禮儀服裝整體顏色均取自良渚色彩體系。其中,服裝主體顏色取自玉琮色系的雞骨白,是良渚玉器的標志性色彩,代表著古玉白化現象,出現在受沁的玉琮、玉鉞、玉璧及各種玉質裝飾中。良渚的雞骨白具有特殊的價值與符號性,象征著圣潔、高雅、雋永。
禮服上刺繡的顏色,取自良渚古城出土的大量陶器的彩繪色——陶繪紅。陶繪紅屬于良渚色彩中的赤紅色系,在良渚文明中顯得尤為特別,它來自良渚的紅陶、彩繪陶,以燒制、繪制、涂裝鑲嵌形成的瑰麗色彩,證明著良渚人對色彩美的追求,也印證著跨越五千年的中華美學傳承。
在圖案方面,設計團隊深挖良渚文化精神內核,對出土的玉琮、玉璧、陶器等文物的浮雕圖案和紋樣進行描摹與精化。在禮儀裙裝的領部與底擺處采用精紡刺繡工藝,云雷紋圍繞穿梭在神鳥與神像的炯目之間,畫面氣韻靈動。鳥喙紋變體圖案化的融合運用,讓圖案整體具有雷霆萬鈞之相,體現了五千年來華夏兒女敬天禮地祈福納祥的人文思想。


禮儀服裝領部細節

禮儀服裝裙部底擺處細節
禮儀服裝的款式設計,采用端莊雅致的新中式服裝風格,將西式服裝剪裁版型合體、工藝精致等優勢與中式服裝簡約包容之美學氣度融匯于一身,體現了中西共融的新時代時尚風貌。同時,禮儀裙裝具有外方內圓的服裝結構特征,從領口到底擺,整體線條簡潔流暢,仿型良渚玉琮外方內圓的特殊形制特點,在細節處完美呈現智慧儒雅的中國新女性形象。

設計團隊成員(從左至右):楊慧、王藝璇、顧遠淵
此外,為向參加“良渚論壇”的83個國家共84位藝術家介紹良渚文化遺產,將良渚生活美學體系與時代因素、社會潮流相結合,以良渚文明藝術語言、設計語言與世界文明共鑒對話,11月24日,“良渚論壇”組委會舉辦歡迎晚宴、藝術交流展示等系列活動。由北京服裝學院楊慧、王藝璇、顧遠淵等組成的師生設計團隊完成的“良渚文化色彩研究暨設計成果展示秀”受邀參加“良渚之夜”藝術展示活動,以“拂曉之前”“文明初生”“時光虛河”“流轉節序”“良渚色彩”“美好共興”六個章節呈現了一場以良渚色彩為主題的服裝數字沉浸式大型秀演,生動描繪了中華傳統美學與現代時尚生活聯結的無限可能。






良渚文化色彩研究暨設計成果展示秀
相關新聞
重要通知
- 關于以北京服裝學院名義舉辦賽事活動的聲明
25-06-27 - 關于開展2024屆畢業生培養質量評價的通知
25-05-30 - 關于2024年申請增設新專業的公示
24-08-25
北服視覺


打印本頁
